新华网 > > 正文

在市场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专访知名导演孔笙

2016年02月19日 09:00:28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2月19日专电(记者王海鹰、萧海川)一部《父母爱情》,让梅婷成为第30届飞天奖的视后;一部《北平无战事》,让陈宝国拿到飞天奖的视帝,刘和平收获飞天奖“优秀编剧奖”;一部《琅琊榜》,则让万千观众重新认识了演员胡歌。

  三部大剧各具特色,导演同为孔笙。作为“口碑与票房齐飞”的金牌导演,孔笙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聊聊屡出佳作的他,有哪些诀窍。

  拍的戏,总得有些精气神儿

  坐在记者面前的孔笙,言谈间带着山东人的爽朗与细腻。说起导演的几部剧接连拿奖,孔笙说,这样的结果令自己都深感意外。

  《琅琊榜》被誉为开启国内古装剧新潮的作品,播出期间在50个城市的收视率排名榜首,网络累计点击量突破102亿次。作为电视类的“政府奖”,创办近40年的飞天奖也罕有地将“优秀电视剧奖”授予一部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

  “其实我们一直坚持山东影视剧创作的传统,按照追求品质的要求在做。”孔笙说。翻看孔笙的导演履历,年代剧、行业剧、都市剧、抗战剧、古装剧等不一而足。题材内容虽不同,但拿孔笙的话来说,都是想“给观众传达出一些东西”,传达人性中那些温暖、正面的价值。正如有人评论《琅琊榜》:“分明是一部网剧,最后还是拍成了一部正剧。”

  一个篱笆三个桩,好汉也要有人帮

  孔笙与侯鸿亮、李雪常被人称作“铁三角”。孔笙说,因为对社会的理解与认识相近、影视艺术创作理念相似,3人的确关系要好、经常合作。早些年,侯鸿亮、李雪都担任过孔笙的助理。

  “铁三角”内部也有分工,侯鸿亮负责市场,孔笙、李雪则主要考虑艺术。“其实不是我教他们,而是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孔笙说。

  在影视圈中,制片人与导演的矛盾时常难以调和,制片人要控制成本考虑市场,导演则考虑艺术期望拍得更好。而孔笙则被公认是“成本控制最好的导演”。

  《闯关东》是孔笙、侯鸿亮二人合作的开端。当时侯鸿亮担任总制片人,孔笙担任B组导演。拍戏时,孔笙会掐着预算,减轻后方压力;反过来,侯鸿亮在关键场次上,主动为孔笙加钱加人。一部戏下来,双方都有了继续合作的想法。

  除“铁三角”外,孔笙还带出了一支较为成熟的团队。细致严谨是团队的风格。孔笙告诉记者,团队中的执行导演对场景、道具要求格外认真。“拍《父母爱情》时要拍饭桌的戏,他就看出外购的馒头颜色太白。1970年代面粉颜色是发乌的。”孔笙说,为拍出年代剧的质感,剧组甚至自建了一个小食堂。

  入行30年依然向自我挑战

  当被问及为什么所导演的电视剧“女性角色存在感偏弱”时,孔笙说:“剧本里的女主角着墨本来就少。像《琅琊榜》的霓凰,我们还延长了她的故事线。”

  实际上,《钢铁年代》《父母爱情》等剧,都有情感较为饱满的女性角色。但孔笙又说:“女人戏的确不太多,所以我们就拍了《欢乐颂》,主角都是女的,大都市、时尚剧。”

  1986年以摄影身份进入影视圈、1996年开始出任导演,这些年来孔笙始终在做的,一是在市场化中不失人文本色,一是不断向自我发起挑战。

  在诸多作品中,孔笙最偏爱《生死线》,这部48集的抗战剧,投资仅2000多万元。“拍得很苦,钱不够却又想着拍好。感谢那时候有热情、有激情、有一批好演员。”战争能让人性迸发火花,战争剧因此始终萦绕在孔笙心头。他未来的心愿就是拍一部战争电影。

  2016年,孔笙依然很忙:《琅琊榜2》正在修改剧本;手上的《鬼吹灯》网剧,关键细节仍在思量;准备执导的电影已稍有轮廓,还要继续筹备。“热情依然有,但年纪也大了。再带几个年轻导演、再拍几部剧,我想就差不多可以了。”孔笙说。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1809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