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乡村治理大文章:小小垃圾筐还了故乡清洁貌

2016年02月17日 16:46:30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2月17日电(记者黄艳)河流变窄、沟渠堵塞、垃圾围村不见了,今年返乡,映入眼帘的是水清渠畅、村整院洁,让人惊喜。

  两年不见,变化怎么来的?记者多方了解发现,竟是院门前的小小垃圾筐之功,而小小垃圾筐的背后是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探索。

  村子里的垃圾筐统一为竹篾编的,半米见方。农民的生活垃圾先自行集中在垃圾筐中,然后等待专人收集清理。母亲说:“一个人一年交15元,垃圾都给你清理干净。不准乱丢,也不准烧,环境慢慢就好了。”

  记者的家乡是四川省广汉市兴隆镇樊池村,是典型的成都平原农村,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这里的农田千百年来依靠如网状的水渠灌溉,富饶美丽。2008年,四川开始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但是就樊池村而言,开始几年的治理却并不顺利。父亲告诉我,前些年每个自然村都修建了固定的垃圾集中点,但是由于远离房屋,且数量少,不能覆盖到每家每户,大家没有责任感,最后集中点成了摆设。

  2014年,樊池村跟广汉市其他农村一样,开始实行“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模式,规定每户人都要出份子钱,体现了共治共管共享受的理念。据了解,刚开始收钱也并不容易,但是农民日益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后,第二年收钱就比上一年容易多了。

  除了垃圾少了,家乡的水也变清了。记者家所在的生产队有很多上个世纪修建的人工水渠,大大小小的河沟承载了很多小时候的记忆。但是,前些年回家发现,很多水渠都成了污水沟、臭水沟,一些河渠甚至变成了淤泥烂滩,村里的垃圾总往地里倒、往沟里倒……

  然而,这次春节回家发现,不少沟渠有了很大的转变。家门口那条水渠进行了三面硬化,水清见底,潺潺而流,滋润土地,看起来跟都江堰宝瓶口奔泻而下的碧水一样,流经上百里而不被污染荼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像父母亲一样的农民越来越在意农村环境的好坏,在意水清不清亮。他们对于小康的看法,不再单纯是收入增加,还增加了对“美丽乡村”的期待和热情。

【纠错】 [责任编辑: 白羽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172111807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