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春节“非遗”大餐掌勺人的五味心情

2016年02月11日 16:18:05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2月11日专电 题:春节“非遗”大餐掌勺人的五味心情

  新华社记者王学涛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非遗”文化大联欢。“剪窗花”“唱大戏”“做花灯”“蒸花馍”……人们正是在这色香味俱佳的“非遗”文化大餐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近日,记者走进背后的“掌勺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内心的五味心情。

  忧与盼:向往“草台子戏”

  孝义碗碗腔是“中国戏曲摇篮”山西的一个地方稀有剧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孝义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以碗状铜铃为主要的击打乐器而得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年不听碗碗腔,喝酒吃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这些广泛流传的俗语表明,孝义碗碗腔已经成为当地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孝义碗碗腔正面临人才隔代断档青黄不接、演出市场萎缩等困境。

  “我们几个老艺人都是退休后又返聘回剧团的,年轻人还没有成长起来。现在剧团不仅缺人才,甚至是缺人!”孝义碗碗腔省级传承人任学谦说,现在剧团里二十多岁的男演员年收入才两三万元,对戏曲的热情还能坚持多久,令人担忧。

  任学谦告诉记者,近年来孝义碗碗腔的商演市场有些冷。他以今年春节期间的商演为例,往年他们从正月初三开始一直到二月底都在乡下演出,而今年正月里仅有两个村子邀请他们去演出。

  “从上世纪90年代,政府就对职工工资给予差额补贴,才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今年商演市场不好,政府又提供补贴,计划在市里公益演出十场戏,确保百姓过足戏瘾。”任学谦说。

  虽然今年不用像以往一样频繁、辛苦地下乡演出,但46岁的吕梁地区碗碗腔传承人刘淑芳却依然向往唱“草台子戏”。她说,即便在乡下有时连口水也喝不上,但演员和观众可以互动,很接地气、很感人。

  累与守:尽最大努力传承

  今年春节期间,54岁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孝义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郭润芝耗时近三个月剪出一幅巨型“金猴送宝”主题的剪纸团花。满满的吉祥故事,不仅为猴年春节增添了喜庆气氛,更吸引当地男女老幼前来欣赏。

  “金猴送宝,幸福的日子越过越好”“猴吹号,做啥啥兆”“蛇盘兔,必定富”“猴子抱瓜瓜,家家闹好家”“喜鹊登梅,喜上眉梢”“蝉滚绣球富贵来”“莲花、桂花、芙蓉花,山西说起来第一家”“蝴蝶闹瓜,瓜闹梅花,过了大年家家起家”……在郭润芝的详细讲述下,这幅巨型剪纸团花俨然成了孝义吉祥故事连连看。

  为了创作这幅剪纸团花,郭润芝近三个月时间里每天都要站着剪十个小时以上,早上从八点剪到中午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剪到七点多,一天下来双腿都难以弯曲,眼睛也累的经常流泪。

  “我剪这么大个团花,就是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剪纸艺术的热爱。”郭润芝说,原来当地逢年过节、搬家、结婚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既丢掉了剪纸技艺,也淡忘了这一习俗。即便是贴,由于价格关系,人们更青睐市场上机器制作的窗花。

  但作为传承人,郭润芝时刻都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她不仅走进中小学,培养娃娃们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还在孝义市文化馆开办了免费成人教育,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剪纸爱好者前来学习。

  思与喜:在创新中焕发活力

  每逢过年,山西晋城人念念不忘的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艺人们先用炭火将生铁熔化烧至1500至1800摄氏度。表演时,一人用特制的小勺从锅里舀起铁水抛出,另一人用板子蘸水用力将高温铁水击打抛向空中,一朵朵绚丽的火花在夜空中漫天绽放。

  54岁的传承人郭小堂告诉记者,“打铁花”起源何时不得而知,至少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因为“铁花”寓意“铁发”,打铁花成为当地民间过年不可缺少的一项娱乐项目,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此外,在当地,打铁花还有驱邪避灾的说法。

  “这项技艺本来是庄稼人过年自娱自乐的节目,由于熔化生铁用的坩埚、舀铁水的勺子、烧火的炉子都是纯手工制作,非常讲究费事。再加上技术如果掌握不熟练很容易被烫伤,所以渐渐地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郭小堂说。

  然而,随着旅游过年的火热,郭小堂携徒弟们走进了皇城相府、司徒小镇、上庄古村落等旅游景区,每晚15分钟表演费为一万元左右,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观看。由于有了收益,郭氏铁花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从家族的40余人,发展到现在一百来人。

  “打铁花既惊险又浪漫喜庆,所以深受游客的喜爱。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们现在和旅游景区合作,既有了收益又把传统文化传承和激活了,何乐而不为。”郭小堂说。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1802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