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走近铁路春运“隐形人”:鲜为人知但不可或缺

2016年02月06日 14:38:15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2月6日电(朱丽莉、黄帝、彭婉云)从未载过旅客的火车司机、在大白天独守黑暗的隧道看守工、每晚上网下网几十次的高铁接触网工人……在紧张的铁路春运中,有一群工种不一、幕后服务的“隐形人”,他们的工作鲜为人知,却是保障春运安全有序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未载过旅客的火车司机

  他们是动车司机,却从未载过旅客:几乎只在晚上开车,将动车开进检修库,将检查好的动车开到存车场,又被称为动车“泊车仔”。

  南宁动车所共有16名地勤司机。“我们的工作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地勤司机李科说。在调度室里办完签到、酒精测试等出勤手续后,李科拎着工具包走向检修库。

  走上登车台,李科仔细确认作业动车组的车体编号,走进驾驶室。在驾驶台摆上司机手账、8辆编组牌、便携式摄像机后,李科麻利地对动车组驾驶室进行静态检查。“雨刮器良好,手柄摆放正确……”李科口中念念有词,从左到右依次对雨刮、配电盘等各部位进行检查确认。

  “我们是动车检修后的第一次使用者,也是故障最早的发现者。”李科说,每个环节都必须仔细检查好,才能确保动车第二天运行零故障。

  所有设备经检查正常后,李科开动了动车组,以“蜗行”速度缓缓驶向存车场。每个夜班李科要调7组车,来回步行近5公里。

  大白天独守黑暗的隧道看守工

  在黔桂铁路上,每当列车经过邓山隧道中部时车窗外就会出现一盏白炽灯,灯下站着一位身穿黄马甲的工作人员——这是隧道看守工,灯下约两平方米大小的避车洞则是办公室。

  邓山隧道全长773米。走进隧道约10分钟,便可看到看守点的灯光。看守点设在隧道中部的一个避车洞内,里面摆放着一张小书桌,一把靠椅,一台取暖器,两把铁铲和一把道尺。

  由于隧道是圆弧形的,而看守点位于圆弧内侧,周围漆黑一片,光源只有墙上那盏白炽灯。在这样的环境下,尹彩文、梁志辉、廖成根、韦吉叁4名看守工日复一日轮班坚守了3年。

  受地势影响,每逢大雨过后,在巨大水压的作用下,隧道线路底部的泥沙会涌出线路表面,覆盖轨道,危及列车安全。50岁的尹彩文拿着道尺和电筒,弯着腰对涌沙路段的轨道逐米进行测量。他说,轨道变化往往是泥沙涌出的前兆,平时每两个小时就要测一次,雨季时每小时测一次。

  长期在漆黑的隧道里孤单坚守,车辆运行声音在他们耳里都是动听的。“刚开始的时候,听到对讲机里传来的说话声都觉得特别兴奋。”尹彩文说。

  每晚上网下网几十次的高铁接触网工人

  每当零点钟声敲响时,柳州供电段来宾北网工区的40多名黄衣“战士”就会列队登上接触网检修列车。

  绵延千里的接触网,一切参数都要精确到毫米,只要有一处断电,就将会导致几十公里的铁路电线全部瘫痪。高铁白天跑车、夜间检修,干活时间只能是见缝插针。

  零时23分,检修列车抵达作业地点。车外寒风刺骨,但为了作业方便,大家都穿得不多。“一晚下来,要上网下网几十次,穿多了动作不灵活。”队员陈仕新说。

  5米多高的作业平台上,气温只有2摄氏度,4组作业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扳手和钢管的碰撞声此起彼伏。“4个小组全部完成任务后检修列车才能开到下一个作业点。”工领人冯东华说,“这不仅考验作业默契程度,组员分配时也要做到战斗力均衡。”

  2时37分,天空下起了毛毛雨,但大家都很淡定。由于天窗时间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即使下雨大家也会坚持作业。

  3时42分,作业组完成了当天的天窗任务。安静漆黑的荒野里,空中顶灯作业的接触网工人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1800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