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视草为宝”的青藏高原守护者

2016年02月04日 10:45:18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2月4日电(王嘉艺 魏梦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在这里,42岁的董世魁已经为“草”奔波跋涉了20年。

  这位“视草为宝”的科学家,多年来扎根青藏高原,默默从事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研究与实践,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不懈努力。“只要能让大家都重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多一些环保意识,一切辛苦都不算什么。”他说。

  1991年,18岁的董世魁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因为觉得“在草原上骑马很有趣”,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草原科学”这个冷门专业。当真正开始学习草原知识后,他发现自己对“草”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此后,从大学本科一直到攻读博士后,他从未改变研究方向。

  2001年,28岁的他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生态学方向博士后研究,之后顺利留校成为环境学院教授。做硕士、博士论文期间,董世魁每年在青藏高原野外蹲点5个月左右,做测定观察。从那以后,他每年都要赴青藏高原进行草地生态研究,也由此与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什么选择青藏高原进行研究?“因为它重要”,董世魁不假思索地回答,“青藏高原具有牧业生产、维持高寒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是中华民族乃至亚洲很多族群的生命之源、文化之根和生态之本。”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带领科研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在高原上艰苦跋涉。做得最多的研究,就是对草地植物和动物的调查,包括人工草地建设、高寒草地退化的判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调查植物群落数量,研究人员通常需要在高原不同区域上做样方、取土样,每做一个样方都要两三个小时。2012年,他们花了整整一个夏天,沿着青藏公路,从西宁到拉萨,在不同的植被样带做了2000多个样方,掌握了翔实的一手数据。

  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做研究,辛苦异常。“我们那时候一般早上7点出发,晚上大约10点返回,风吹日晒,工作机械重复。”董世魁回忆,“野外没地方住的时候就支个帐篷,吃自己带的大饼,条件好的时候能煮些面条。”

  然而,让大家最害怕的还是意外事件。在复杂路段和恶劣天气下,爆车胎、雨雪冰雹、翻车都是经常遇到的事。“有一次我不小心从100多米的一个坡上滑了下来,下面都是石头堆。幸好不是头部先着地,要不肯定就完了。”回忆起那次惊险经历,他着实有些后怕。

  尽管困难重重,董世魁还是坚持了下来,对科研的热忱依然如故。“从事了这么多年高寒草地生态研究,现在当我认识了一种不知名的植物,采集了一个很好的生物标本,取得一批田间试验结果,采访了一家配合默契的牧户,依旧是欣喜若狂!”他笑着说。

  工作虽然繁复而艰辛,但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却意义非凡。

  20年来,董世魁带领团队经过研究积累,构建了高寒草地植被退化指数,使植被退化程度判定准确率提高到95%以上,还研发了退化草地围栏封育等草地恢复技术体系,使草地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多项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改善高原生态提供大量参考依据,推动了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青藏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加大,董世魁仍然忧心忡忡。“目前青藏高原的生态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局部草地严重退化,冬天大风一吹就完全裸露成黑土滩。由于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高原水土流失也很严重,直接影响草地生物多样性。”

  如今,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青藏高原,董世魁依然在行走,每年将大量精力倾注于他所热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乐此不疲地将自己的感悟和经历带到课堂与学生分享,为相关部门人员做有关生态保护的讲座。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他说,“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我也愿一生都做青藏高原的守护者。”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1799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