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广东:开启向制造强省转变之路

2016年01月09日 16:34:45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将开启广东省“十三五”的梦想之旅

  目前,广东省经济体量已经发展至相当规模,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26375亿元,如果以单独经济体计算,排名世界第5位。

  但广东省制造业依然大而不强,发展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迅速上升,珠三角土地开发已接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优势逐渐丧失,以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广东省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广东制造业还有不少亟待突破的“短板”。一是产业核心技术少。全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不足10%,关键技术和零部件90%以上仍依赖进口,机器人和高端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80%以上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二是产业层次不高。全省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0%多。三是产业链条不完善。

  “‘十三五’期间,一定要把调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保证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到来时,不说抢占制高点,至少能抢占几个山头,才不至于跟在别人后面搞代工、模仿、贴牌和低端产能。”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说。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2015年11月26日,中共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广东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指明了方向。

  ——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和创新发展新模式。《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我省发展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委、政府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走出一条创新立省、创新兴省的路子,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深圳市市长许勤说,近年来,深圳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2011年“孔雀计划”实施以来,深圳共引入像光启一样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59个。目前,深圳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生物、节能环保共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达到1.88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相比2010年,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四年时间实现翻一番,成为国内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力最强、占GDP比重最高的城市。

  2014年,深圳以全国最低的单位能耗,实现GDP突破1.6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接近50%,在全国独领风骚。

  在珠海特区,创新驱动同样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珠海市委书记李嘉说:“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三高一特’现代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15年前三季度,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6.72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居广东全省第一。”

  ——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先进制造技术装备和管理服务。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技术改造项目。”

  传统制造业大市佛山,近年来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确定目标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型升级。目前,佛山的家电、陶瓷、家具等传统产业都实现了全产业链打造。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说,补链、强链、建链,传统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打造,为佛山蓄积了新动能。

  ——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建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重点聚焦面向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重大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工程的建设和应用。促进省部院深入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将开启广东省“十三五”的梦想之旅。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与《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十三五”时期将以珠三角地区为主阵地,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根据预期目标,到2025年,广东省制造业将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基本建成制造强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宏宇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建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2128611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