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从名门家风中咀嚼“传家之道”

2016年01月09日 07:58:5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曾经的聊城傅氏宗祠现是“傅斯年陈列馆”。

山东聊城傅式族训。

  摄影:刘宝森

山东德州平原县通德历史文化展馆内部一隅。

山东德州田氏保存的一册家谱。

  “这是任继愈老先生2001年手书予我的。”60岁的任万平,指着高悬的“义利并存,守义则久”,脸上满是自豪的神色。

  山东平原县,一座已存在2000多年的县城;平原任氏,一户延续600余年的地方望族;通德酿造有限公司,一个传承百年的家族企业。在任万平身上,这几条时空线索拧成了一股绵延不绝的长绳。

  正如大多数延续至今的家族,这股长绳的轴心便是传承发展中的名门家风。

  “义”与“利”:五代人的经营之道

  在今天的平原县琵琶湖公园南门附近,有一家“通德历史文化展馆”。展馆的一层销售家族企业酿造的米醋、酱油等产品,二层则展示一百多年来家族企业发展史。

  任万平告诉记者,企业初创者坚持所酿造的产品“三不卖”,即欠期不卖、器不洁不卖、缸底不卖;第二代则坚持“忠厚不赔本”原则;第三代是“货好门若市,心公客常来”;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第五代传人,则树立“尊古不迷古,创新不离宗”的信条。

  “做买卖,不追求利润就不是合格的生意人,但不坚持道义就不是合格的人。无义就没有灵魂,企业就不会持久。”任万平说,家族企业的经营接力棒已传到第五代,每代人都有各自的经营理念,表述或有所不同,精神却从未偏离“义”字。

  “义利并存,守义则久”,便是任万平的经营理念。在庆祝家族企业成立百年时,著名哲学家任继愈手书了这八个字,赠与了自己的这位堂侄。

  作为第22代任氏传人,任万平自认为从文与经商并非愈行愈远,因为即便选择经商,也洗不去儒家的底色。“‘耕者耕,读者读’也在讲各用所长。”在这背后,是平原任氏家族的风范与底蕴。

  “‘耕者耕,读者读’源于任氏五世祖任天锡,他虽未取得功名,却是任氏从外来家族蜕变为文化世家的转折点。”任万平说,约614年前任氏家族从胶东奉旨迁至德州,重视家庭教育的任天锡屡试不中,退而转向经营与务农。他将积蓄用于培养儿孙,并从孙辈中发掘了聪慧过人的任士凭。

  据任万平介绍,明嘉靖年间出生的任士凭与一代名相张居正为同榜进士,后官至三品。任士凭的孙辈,在明天启年间亦进士及第。至此,平原任氏逐步形成注重文化的家风传统,并流传至今。

  在义利观的背后,所隐现的是名门望族的文化根基。“耕”与“读”,则是这一文化根基最常呈现的面貌。这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被不断地出现与证实。

  “耕”与“读”:文化世家的家风传承

  山东桓台,因齐桓公筑戏马台而得名。县城西行15公里,即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城。380多年前,王渔洋生于此。

  作为新城王氏族人中最著名的一位,王渔洋是一代廉吏,以诗文闻名,被誉为清代文坛领袖、“一代诗宗”。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耕读传家,子弟考中举人、进士的数不胜数。自1541年迎来最早的进士到1903年最后一名举人,这个家族繁盛长达三个多世纪。资料显示:新城王氏出仕官众多,明清两朝为官者100多人,官至四品以上12人,在民间素有“王半朝”之城。

  王氏家族兴旺的原因在于其绵延不断的家风传承。新城王氏家祠“忠勤祠”工作人员文井刚说,新城王氏素以“家法恭谨”著称,族规家训独具特色,既有家族世代沿袭的习惯法,又有专门的成文家训,还有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族约家法。

  在这座原是王氏四世祖王重光祠堂的家祠内,进门可见一面影壁。背后刻着王氏最早的成文家训: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

  新城王氏十九世孙,现任桓台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的王超说,初祖王贵从外地迁至新城,重农立本,质朴无华。二世祖王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三世祖王麟始获功名,王氏重教的家风开始形成。到了四世祖王重光,总结出最早的成文家训,并至今记载于家谱。此后每一代继续丰富和发展家训,但核心没有变,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读书、道义、正己、报国。

  新城王氏的家风研究成果出现在2014年面世的《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中,与其同时进入书系的还有另外27个家族。聊城傅氏便是其中之一,这一家族以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傅以渐和傅斯年最为知名。

  “现在的傅氏子孙谨记不能辱没了祖宗,应以前世为榜样,不苟且偷生,不蝇营狗苟。”傅氏第十七代孙傅尚范说,他记得特别清楚,从小父母就教导,不管家里多穷,都先要保障孩子的学业。

  有些历史遗迹,会随着时光流逝而磨灭;有些则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锃亮。说起乡土名人,山东省德州市的市民多会说出“田雯、清朝二品大员、户部侍郎”等关键词。以田雯为代表的德州田氏,已在当地延续了600余年。

  在德州市城西一套普通的二室一厅民居里,记者见到了81岁的田志恕。老人虽已年至耄耋,略有耳背,却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据老人介绍,在明代永乐年间,田氏家族便从河北枣强县迁徙而来,自己已是田雯第12代孙,田雯则是田氏家族的七世祖,目前仍有近200名田氏后人居住在德州。

  当被问及田氏家训时,田志恕老人端出四卷本《安德田氏家谱》。其收录的《家训篇》由田雯书写。“子孙才分有限,然不可以不使读书”,是其中醒目的劝诫。在老人的追述中,田氏对“读书”有着特别喜好:迁居齐鲁之后,三世祖便考取员外郎的功名,六世祖田绪宗是在科举考场上结识了未来的岳父,其子田雯则在30岁前接连考取举人、贡士、进士,顺利步入仕途。

  “我父亲既经商又懂得医术,我是以高级工程师身份退休的,两个儿子也都从事工程师工作,在各自领域实现着人生价值。”田志恕直言,历数家族科举史,德州田氏并不显赫,田雯之后更无高官出现,但耕读的习惯始终陪伴家族延续。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是一切文化世家的共同特征。隋唐至清代实行科举考试选人用人制度,新的文化世家的出现往往要经历由文化之兴,到科举之荣,再到仕宦之显的发展奋斗过程。”《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主编、山东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志民说,一个文化世家,在儒家伦理纲常主导下,以科仕为追求,历经数代发展,往往形成具有自身家族特色的家规、家训、家风。

  “一个家族,除姓氏、血缘外,家风、家训更是一种精神纽带。”田志恕的次子田风娄说,田家勤俭、节约、不盲从妄信、“有余力则读书”的家风,是通过老辈人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浸透到下一代人的习惯与本能中。

  “修”与“续”:地方望族的自我追溯

  在传承家族传统方面,整理重修家谱成为德州田氏、平原任氏不约而同的选择。自从去年将企业交给儿辈打理后,任万平就开始推动重修任氏族谱,上次修订族谱已是84年前的事了。记者了解到,此次修谱已覆盖平原县的39个村庄,族谱规模由原先7600余人扩展至约1.8万人。

  “80多年中,历经几场战争及运动,家谱、家堂、祖坟等都受到很大冲击。重修家谱已是抢救性。”任万平说,人到中年后,愈发希望知晓“自己从何而来”,家谱修订更体现家族的凝聚力,成为邻里口中“辈分不乱、传承有序”的大家族。

  按照家族取名规则,王超在新城王氏族谱上的名字是王履超。如今,他又有了新的职务:新城王氏宗亲联谊会(家学研究会)副会长。王超说,王家成立这个组织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近年来天南地北来新城寻根的族人很多,便于加强联系。第二是建一个教育园地,让族人能恪守祖训,继承家风。第三是搭建平台,让族人藉此弘扬家学。

  新城王氏族谱中收录了2万族人,而能够联系到的共有10万之多。从去年清明开始,王氏祭祖增加新的环节,参加祭祖的族人需背诵家训。今年清明有200多人参加了祭祖,包括王超在内的族人在忠勤祠齐声背诵了雕刻在影壁后的那些家训。“背不下来,没有资格说是王家后裔。”王超说。

  恢复维系家族文化的纽带和载体也是聊城傅氏正在做的事情。2013年,傅氏的一名企业家傅东坡,捐巨资对傅氏祖茔进行修缮。在这片150亩左右的茔地中,被破坏的石牌坊、石马、石像生、圣旨碑又被立了起来。记者看到,新立牌坊中间两立柱上刻有楹联:“浩浩荫功千年笃佑状元后,煌煌诰命三代同称宰相家。”而在东关大街111号,曾经的傅氏宗祠现是“傅斯年陈列馆”,馆中陈列有关傅斯年的史料。陈列馆东侧是当地人家喻户晓,反映傅氏以和为贵化解邻里纠纷所留下的“仁义胡同”。

  “这些是傅氏教育后人的活教材和家风传承的基础。”傅尚范说,傅氏每年都有族人从海外拜祭祖先,后人一直都在心口相传这些楹联和碑文圣训,以状元后人自励自省。傅氏族人还根据《东郡傅氏族谱》上的记载和描述,在多方求证史料、查询图片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文革期间被焚毁的“阁老爷”傅以渐的画像,供后人瞻仰。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国之本在家”,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但家族文化研究向称薄弱。王志民说,近十年来,家族文化研究渐受重视,《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选择一大地域文化圈内若干世家进行分类,多角度探讨各种类型的家族文化,全面挖掘传承家族优秀文化资源,这在全国是第一次。

  “承”与“思”:长缨在手方知进退

  新城王氏、聊城傅氏的后人说,先辈为官清廉的事迹正是如今提倡的廉政文化所需要的,应进一步挖掘和转化。家训中一些“不科学”的因素也应加以修正。王超对家训中的“非读书之人勿汝友也”的规定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当初这句家训初衷是为了告诫族人要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但放在今天来看,交朋友不应有此成见。

  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家族观念的淡化,使家族文化的传承变得空前艰难。

  王渔洋之后,新城王氏没有再出现过能与先祖相媲美的“重量级”人物。王超说,一些人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家风教育。如今在族人中寻找一个能够对家族历史感兴趣并有志于挖掘家族文化历史的年轻人都很难。

  田风娄认为,现代年家庭结构愈发小型化,以往家族聚居的生活环境难以复制,年轻人与长辈分开居住,祖父母与儿孙接触有限,家族隔代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我现在还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有印象,记得教我的‘百善孝为先’。所以,我基本保证每周末都来给父母亲做做饭,平常也常联系。”47岁的田风娄说,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实都明白,关键是在小时候形成习惯。

  任万平说,传统家风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启发。孩子尚且年幼时,祖父辈就教育得紧,家族传承讲得多,尤其是过年期间,家族的风俗、老人们的闲聊都是了解家史的机会,家族的小孩就能比外人更了解本族情况。

  在王氏的宗祠,一些记录家族历史的展板上写着王氏族人如何教育后人的故事。王超认为,在维系家族文化的宗法制不断淡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后人应在家族文化的传承上做些更加实质性的工作,比如理一理家学文化当中精华的东西,把那些能为现实服务、传播正能量的家风家训继续传承下去,让家族恢复文化传统,把祖宗敬畏文化、崇尚学问、厚道处事、正直做人等事迹从家谱中请出来,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文章,让后裔族人特别是孩子们看得懂,让家族文化活起来。

  陕西一位族人的做法一直让王超津津乐道。他为了让他的子孙了解新城王氏文化,了解优良的家学,专门组织了一个班子,来新城住了一段时间,就王氏家族的历史贡献、家规等拍摄了专题片,编了通俗刊物,让陕西族人人手一本。如今,王氏家族文化的发掘研究也迎来了政府层面更多的重视,桓台官方成立了副县级研究机构,并多次组织王渔洋研讨活动。

  “每一个成功人士的家中,都有好的家风在吹拂,而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人才辈出的真正文化软实力。”王志民说,家风既是家庭内部上下代之间的精神连线和传家之宝,传递着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诫勉,也成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土壤。好的家风像春雨、像和风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记者丁锡国、刘宝森、萧海川)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1771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