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中国“嫦娥三号”着陆区获4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

2016年01月05日 13:59:4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图为2013年12月17日至1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着陆器周边360°范围的全景镶嵌影像图,采用圆柱投影方式表达。中新社发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将嫦娥与玉兔的居所命名为“广寒宫”。中国古代星图则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分别是“紫微”、“天市”、“太微”。如今,这4个富有想象力的名称有了现实载体。

1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了中国“嫦娥三号”着陆区4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探月工程二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李春来在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寒宫”是“嫦娥三号”月球着陆点周边方圆77米区域,包括玉兔号月球车巡视路线及其东侧重要地貌。“紫微”、“天市”和“太微”是紧邻“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三个较大的撞击坑。

“以中国古代天文成就来命名我国当代月球探测成果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科技成就的敬意。”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

刘继忠介绍,2007年绕月探测工程成功后,中国利用获得的全月面影像数据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了首次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申请,蔡伦、毕昇和张钰哲3个撞击坑获得正式批准。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14日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开展的科学探测活动获得大量数据。为规范统一“嫦娥三号”着陆区地理实体的名称,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国及时提出命名申请。

据悉,另有12项命名申请由于地理实体的尺寸偏小,达不到月球命名关于“月球地理实体直径(或长度)须大于100米”的要求,未获得官方批准,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认可这些命名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的使用。

至此,中国和其他国家申请并批准的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了22个。刘继忠说,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作为月球科学与应用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前月球探测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积极扩大工程的科学产出和成果应用。”(完)

【纠错】 [责任编辑: 华政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8597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