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委书记刘捷:争创江西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

2015年03月10日 14:22:25 来源:新华网

        主持人: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争创江西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的?

    刘捷: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能在新华网总部与全国网友进行沟通交流。一直以来,新余的发展和改革得到了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正是有你们的关注支持,才有新余良好的发展。在此,我代表中共新余市委、市政府向各位网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我们认为,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站在全国性的层面,具有统领性。各地有各地的实际,所面临的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抓住地方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和当地最急需破解的难题先改先试、有破有立。

    从我们新余的情况来看,新余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但近年来,受宏观环境影响,我市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钢铁、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而与此同时,群众对优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以及便利舒适生活的愿望非常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新余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可持续的推进下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也是我们要破解的难题。

    市委、市政府在把握新余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逐步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我们认为,新余人口少、地域小,没有资源和区位优势,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关键要从制约新余发展的体制机制入手,解放思想,向改革要红利,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新余打造成投资环境最优的城市,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新余和其他一些地方相比,改革的内生动力更足,可以说,新余的改革,是破解难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一个核心理念,不是简单的“中央要我们改”,而是问题倒逼着我们改。

    事实上,早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我们就从新余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推出了部分改革举措。在改革创新过程中,我们重在体制机制创新,而不在于所有方面创新。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结合新余实际,以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导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的意见》,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明确了近三年内可以完成的改革任务,努力在全省改革发展中发挥试验和示范的作用。我们改革的总体定位,就是希望通过改革来使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把新余打造成投资环境最优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主持人:新余市在推进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刘捷:围绕“把新余打造成投资环境最优地”这一目标,我们重点推进了“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四个方面的改革,先后出台了改革创新配套文件57个。去年全市已经完成了38项改革任务,还有11项在推进中,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改革创新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改革创新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是推进了“小政府”改革。按照“严管”的思想,从“干事、用人、管钱”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什么事不该干,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事向社会放开,该清理的清理,该规范的规范,让政府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提高行政效能。

    在“干事”方面,以解决干事的基础问题为先导,建设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三级协同办公,极大提高了办公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信息化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走了这么几步:

    第一,实行行政审批代理制,成立了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中心,由专职代办员为全市范围内、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投资项目全程代办行政审批手续,改变了过去一些地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第二,实行网上审批和审批流程再造。依托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将所有的审批都放到网络上进行,将原来的串联审批变为网上并联审批,告别纸质审批,避免行政审批的两张皮现象。比如,在建设工程领域,通过网上并联审批,项目审批时限由原先的13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36个工作日。

    第三,建立中介超市。把行政审批涉及到的中介组织和中间环节全部和行政单位脱钩,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中介统一服务平台,纳入全部中介服务项目,明确收费,并开放培育中介市场,建立中介服务考核机制。

    第四,推进负面清单、权力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将“三单”全过程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和群众的查询和全社会监督,明确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经过反复清理“瘦身”,第一批负面清单530项、权力清单783项、监管清单158项共1471项事项已向社会公布,比原有事项减少722项。

    在规范“用人”方面,探索推进了大部制改革。在高新区试点的基础上,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销孔目江区,成建制并入仙女湖区,并将省职教园区并入仙女湖区合署办公,保留省职教园区牌子。在仙女湖区进一步推动大部制改革,实行全员下岗、竞争上岗、党政合一的新模式。两区合一,人员、机构压缩了45%,行政费用大幅降低,办事效事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整合市政府驻外机构,撤销市政府驻杭州、厦门、深圳、长沙4个办事处,变办事处为招商机构。清理规范了临时用工和借用人员。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分为劳务派遣和服务外包两大类,其中劳务派遣类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后勤服务类岗位一律实行服务外包。目前,编外用工由原来的3052名减少到了785名,并全部实行劳务派遣,一些日常工作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予以解决,不规范的用工得到了全面的规范。

    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公众评议与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从工作实绩、行政效能和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对全市所有单位和干部开展绩效考核。

    在规范“用钱”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切实解决好发展和政府债务问题,我们成立了市财政金融管理委员会,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及政府投融资的管理。推进了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将土地出让、政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政府债务等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做到“未列入预算的项目不予开支”。同时整合散落在部门的专项资金,切实增加民生领域和产业发展的投入,打破各部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分散的局面,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杜绝利益部门化,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少数单位利用“自收自支”政策设置“小金库”等问题。

    探索建立了“融、用、管、还”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对全市的融资和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进行严控、经营性项目投资及时进行严审,将各级政府债务还款计划纳入预算。

    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支出。从源头上彻底遏制了“车轮上的腐败”,促进了作风改进,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改革了政府工程预决算审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9家中介机构,参与政府工程预决算审核,然后再由财政部门复核、审计部门抽检,推进了财政资金从自我管理向中介参与审计转变。

    二是推进了“大社会”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社会职能,推动了社会治理创新。比如,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资质的社会力量承担,实现“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如公共安全方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智慧“天网”工程。自去年1月投入使用以来,全市总发案数与上年同期相比降低10.3%。环境治理方面,推进了合同环境服务,通过多种合同环境服务模式,将不同领域试点项目交给专业环保公司。

    合同环境服务试点一年多来,全市环境治理成本减少20%。探索建立了新型社区体制,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推动警务、城管、文化、卫生、养老服务等进社区,积极推进社区管理物业化,做大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志愿服务体系,增强居民自治和服务功能。特别是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我们将网上审批系统延伸到社区,延伸到为居民办事和服务上。目前,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已经搭建,并选了4个社区作为试点,有44项社会服务事项可直接在社区进行办理,实行网上审批,方便了群众办事。

    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我们还将在放开城区落户限制、探索建立新型社区体制、建立市民基础社会保障包制度、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三是推进了“活市场”改革。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比如,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推进了企业信用和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积极搭建银行与企业之间互联互通的桥梁,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

    目前,已采集企业各类信息34.2万组,为全市2万余家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为13家企业17个项目对接银行融资13多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比如,为推进产业集约高效发展,我们建立了产业联盟机制,并率先在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成立了产业联盟,目前成员单位已达97家,有力推动了联盟成员间的业务、技术和项目协助,更好地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在土地流转、金融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改革、产业集约高效发展、试行投融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力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清理整顿中介机构等方面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是推进了“优环境”改革。我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重点打造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诚信守法的社会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通过优化环境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问题,促进发展转型升级。

    比如,建立全社会的信用评级系统,把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到全社会,建立包括政府和企业、组织、市民的信用体系,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推动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再比如,为服务投资企业,减轻企业负担,我们推行了投资项目预审制、外商“绿卡”制度和企业“宁静日”制度,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并进行了多次督查,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

    主持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新余市在改革创新方面将围绕哪些主线来展开?

    刘捷: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四个方面,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为核心,重点要抓好四项改革: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加强“三单”管理,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建立重大决策制定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比如,“三单”管理改革,我们将积极对接全省“三单一网”改革工作,加快“三单”管理和运用,推进695项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三单”管理改革工作绩效考核细则,加强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管理。加快县(区)“三单”管理改革,力争市、县(区)、乡(镇)、社区全面实现网上审批无缝对接。

    二是深化市场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投融资管理体制、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要素流动。

    比如,公共资源交易方面,我们将构建“一委一办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整合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四个要素市场,实现管办分离、阳光运行、规范操作。只要是政府撑控的,无论是项目、还是资源,都要全面覆盖。

    三是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通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村级民事代办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生态。

    比如,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按照“以用促建,先易后难”原则,着力建设一个网络(信用新余网)、两个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对外发布平台),培育五大主体(政府、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社会信用体系。

    四是深化社会事业改革,通过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加快教育领域、城市公立医院、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社会养老事业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责任编辑: 李春]
01002002157000000000000001110918127565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