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代表:文化建设重在落细落小落实 聚合起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

2015年03月10日 13:51:00 来源:新华网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莱芜市委书记、莱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黄玥 摄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黄玥 王翰林)谈论“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加强文化建设”、谏言“文化建设应避免三个误区”……9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莱芜市委书记、莱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文化建设重在落细落小落实,重在聚合起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

    新华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为何提出新常态下要更加重视加强文化建设?

    王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文化的作用往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运巨变于无形,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例证。比如电影文化,像我国拍摄的优秀电影作品《焦裕禄》,通过真实记录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让大家对加强党性修养、践行群众路线有了更深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文化引领、需要精神支撑、需要典型示范、需要英雄榜样。这也正是这次会上我提出在新常态下要更加重视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

    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您认为当前各级在抓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的地方?

    王良:实事求是地讲,各地在推进文化建设上都有许多好探索,有很多的亮点,创造了不少好经验。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有些地方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思想观念上看,主要有三种“误区”:

    一是“改革发展稳定不抓不行、文化建设不行了再抓”的思想误区。认为抓改革、抓发展、抓法治、抓廉政与抓文化建设有先有后,抓文化建设既不急迫也不重要,必须先抓改革、抓发展、抓法治、抓廉政,等有精力了再抓文化。实际上,文化无处不在,改革、发展、法治、廉政之中有文化,文化之中也有法治、廉政、改革、发展。所以,文化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不分先后、互相包容、互相牵引、互相作用。

    二是“文化建设一抓就行、可以一蹴而就”的思想误区。认为文化建设很好抓,“需要”抓的时候“突击”一下就能很快出成效。习总书记曾指出,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稍不留神就可能搞成“花架子”。文化是一种沉淀,是一种气质,是一种力量,只有弘扬传统、传承血脉、植根生活、厚积薄发,经得起质疑、审视甚至反思批判,才会不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文化工作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经历长期熏染和陶冶才能发挥作用。就像《论语》、《史记》、“四大名著”等古典著作,之所以被大家认可,就在于其历经沧桑、历久弥新;而当前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各种奇幻流行小说,虽然一时流行,但不过几年便无人问津,最终也是昙花一现,就是因为缺少这种长期的积淀和岁月的打磨。因此,文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也只有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会培育出经得起时间和岁月检验的文明。

    三是“抓文化是少数文化人的事、与我们大家无关”的思想误区。认为文化建设是文化工作者的事,文化传播主要靠文化工作者,靠主流舆论媒体和传播平台,与自己无关。实际上,文化建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盛行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人人都会成为传播源。大家既是信息受众,也是传播分众的载体和平台。所以文化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

    总之,我们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首先要破除这些消极片面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坚持优先抓、深入抓、持久抓,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莱芜市委书记、莱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黄玥 摄

    新华网:您提出文化建设重在聚合起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能否为我们解释下这方面的深意呢?

    王良:文化建设重在聚合起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有四个方面的核心要义:首先,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地传递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传播“正能量”;其二,文化建设要根植于民族传统的沃土,来源于普通群众的平凡生活,从普通人的创业和奋斗中发现、提炼、汲取、反映文化元素,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震撼的作品,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强烈的感召力、积极的影响力;其三,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要更加社会化、多样化、大众化,融入日常、关注平常、注重经常,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加易于群众接受;其四,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时时处处地抓,始终如一地抓,坚定不移地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总之,文化建设重在聚合起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要更多地适应新常态、弘扬主旋律、关注普通人、传播正能量,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

    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方向、聚合起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必须增强三种思想观念:一是政治意识。当前,文化领域一些低俗、散乱甚至一些极不负责任的文艺作品一度传播和流行,根源在于作品创造者政治意识的缺失、淡化,只顾迎合低俗需求、追求经济利益等,丧失了基本的政治责任和原则底线。对此,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过得硬。要始终从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讲政治、顾大局、兴常态,坚决防止和杜绝迎合低俗需求、扭曲社会价值观甚至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行为和现象,确保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推进法治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法治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德共济、法德结合。“法”和“德”,从某种角度讲体现的正是社会治理的法治属性和文化属性,两者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缺一不可。一方面,法治只有升华为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才会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行为的强大力量,加强法治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引领;另一方面,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进行,任何行动、任何方式都必须于法有据,决不能逾越法律界限。所以,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动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使法治精神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的强大力量,做到法治与文化同步推进、互为支撑。

    三是公民情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化繁荣发展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重大原则问题,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价值,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文化建设也必须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和主题,更多地关注公民诉求,更多地回应群众关切。要牢固树立以公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保障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坚决克服文艺作品脱离生活、片面炒作、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关起门来造文化”的问题和现象。

    新华网:如何才能在文化建设上聚合起引领新常态的正能量呢?

    王良:关键要做好反思、塑造、弘扬、输出“四篇文章”:

    “反思”,就是要反思低俗文化现象。近年来在影视剧、文化作品、文化活动等方面低俗散乱的现象比较多,表现为激发猎奇心理、贩卖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宣扬“拜金主义”、奢侈浪费,恶意炒作明星绯闻、披露个人隐私,哗众取宠、恶搞成风,成为破坏文化生态的污染源。这些低俗文化扭曲了群众的价值观念、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形象,危害甚大。透视这些“低俗化”现象的原因,根本在于文化作品缺少积极文化价值的引领。针对这些低俗文化现象,要认真审视、反思、检讨、批判,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强化媒体职业操守,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引导文艺创造者在文化作品创作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多制作、宣传既健康向上又通俗易懂的作品,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塑造”,就是要塑造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公民个体形象的高度聚合和整体反映,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国从内到外正发生着质的巨大变化。当前,文化建设应跟上时代主流、反映时代主旋律,通过加强文化监管,来塑造繁荣发展进步、改革创新突破、民主法治公正、文明开放现代、负责担当进取的国家形象。像最近我们的国际英文宣传片在网上走红、受到一致好评,除其形式新颖外,根本在于它不回避问题、更关注基层、更易于接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担当负责精神。要多创作新颖的、影响大的、有价值的文化精品,更好地展示我们党、我们国家的良好形象。

    “传播”,就是要传播主基调、弘扬主旋律。主基调就是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播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有利于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改革创新、厉行法治的思想和精神。要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和情感偏好,精心设计传播渠道和方式,既要有“阳春白雪”、“高大上”的艺术形式,也要有“庄户剧团”、“大众剧场”等真正“接地气”的文艺项目;要注重传播的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紧紧围绕主旋律,传播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文化作品;要注重传播的创新性,在充分把握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与时俱进地创新传播形式,提高文化传播实效。

    “输出”,就是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输出。文化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最深厚、最永久的战略资源。作为政治、经济、军事等力量无法替代的“软实力”,文化认同较之于军事意义上的国防更为宽泛、包容、牢固和稳定。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虽然近年来国际上“孔子学院”、“汉文化”、少林武术、太极拳热等不断升温,但我们文化输出的潜力还很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输出,重点要围绕我国传统“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君子坦荡荡”的人格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科学设计输出载体和交流渠道,使其影响和渗透到欧美价值体系当中,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责任编辑: 王翰林]
01002002157000000000000001116004127565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