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贿”“官协”“卖奖”,“雅腐”暗门“虎”猖狂
--代表委员建言整治文艺腐败

2015年03月03日 18:18:31 来源:新华网

    艺术协会官员扎堆,权力染指下文化圈成“摇钱树”

    “书法艺术历来清苦,现在却成了‘发财’的事业。”

    “行贿者附庸风雅索求墨宝,把本不值钱的书法字画付以巨资,实现隐形行贿。”

    去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其主政河南省公安厅9年时间里,兼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的身份引人注目。

    不久前,请辞陕西省书协主席职务的陕西官员周一波更公开直言,领导干部挤进艺术协会,名正言顺地收钱,实际上是利用协会领导的幌子中饱私囊。

    早在1998年,中央曾发文明确要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但禁令颁布17年了,仍有领导干部热衷跻身“文化圈”,一些艺术协会俨然成了“官协”。一项调查显示,河南、河北、福建、广东等十余省份的书协中,仍有多位官员任职协会主要领导。

    “文艺界历来被认为是清水衙门,但因为一些官员的摄入,从中捞取名利,出现了‘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作家樊一平说,文艺协会要去除“行政化”倾向,摘掉“官帽”,打掉这些腐败“暗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协副主席冯双白说,文艺协会本是服务性机构,是党和国家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厘清权力与艺术的边界,让真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担当行业领头人,让各艺术协会真正成为文艺工作者之家。

    卖奖、跑奖、人手一奖,沽名钓誉背后是利益交换

    中央第二巡视组日前向文化部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直指文化系统五大贪腐隐患,其中“文艺评奖过多过滥,评奖中存在暗箱操作、利益交换”问题“榜上有名”。

    评奖的乱象,反映的是文化权力与文化市场运行中的乱象。樊一平代表坦言:“目前,文化界‘以奖论英雄’现象十分突出和普遍,由此造成的买奖、跑奖腐败时有发生,让一些兢兢业业搞创作的文艺工作者感到心寒。”

    “一些获奖作品公布后,不但没有得到业内的认可,连老百姓都感到荒诞可笑。如果是官员对评奖有过多干预,更严重影响了评奖的公正公平性。”刘慕仁委员说。

    近些年,包括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飞天奖、华表奖等权威奖项都受到公众的质疑。文艺领域各种奖项越设越多,“双黄蛋”、“多黄蛋”甚至人手一奖的评奖方式屡见不鲜。某些评奖中的形式主义、暗箱操作、钱权换奖等问题,使评奖成为另一种隐性腐败。

    冯双白委员认为,评奖腐败的根源在于不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一些国家级权威奖项成为地方领导政绩考核的内容,不惜千方百计跑奖甚至买奖,上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这种“做工作”来的奖项,看似冠冕堂皇,成绩显赫,实则有名无实,败絮其中。

    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文艺评奖是必要的,但评奖机制亟待改善,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评奖制度,特别是要有观众或读者的参与。只有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杨婷]
01002002157000000000000001119970111450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