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社会广角)内蒙古阿拉善“女强人”大漠中闯出创业致富路

2015年12月27日 17:19:4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7日专电(记者哈丽娜)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祖国西北边疆,27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沙漠、戈壁面积占70%,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地区仅占总面积的6%。在如此艰苦环境下,阿拉善盟一批妇女不惧艰苦,在当地政府和妇联的积极引导帮扶下,依托特色资源走出了创业致富路。

    日前,阿拉善左旗妇联为旗内20个由妇女创办的个体工商企业授予“巾帼星级试点”牌匾。上台领奖的张秀琴曾是一家纺织厂工人,1995年她和丈夫从纺织厂下岗。为了生活,张秀琴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驼绒资源,创建了自己的驼绒纺织公司。20年来,张秀琴艰苦奋斗,终于使企业走上正轨。如今,张秀琴的驼绒品牌已是全国驼绒纺织业的领先品牌,其产品销往全国18个省区市,并出口到意大利、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张秀琴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创业家”。

    “企业现有80多名员工,每年收入200万。”张秀琴说,“在创业方面妇联和政府部门给我们很多帮助,无论是政策上还是资金上,有了强大后盾,我的企业才能走到现在。”

    张秀琴的创业经历只是阿拉善盟妇女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支持妇女创业,阿拉善盟妇联联合政府部门,积极调动妇女的积极性,为有创业想法的妇女提供了多方帮扶。“为了让更多的妇女走上创业、就业路,妇联积极组织妇女同志参加创业、就业培训,还联合其他部门为女创业者们提供了政策引导和资金帮助,”阿拉善盟妇联主席方萍说。

    宝花是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浩雅日呼都格嘎查的牧民,2000年开始种梭梭,成为嘎查种梭梭领头人。2014年宝花又办起了育肥山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起初,合作社注册资金严重短缺,差点办不下去。在旗妇联的建议和帮助下,我们申请了100万无息贷款,这才‘活’了过来,”宝花说,“我们合作社现有30多名员工,其中大多数是妇女。有了合作社,大家每天都有事做,还能挣钱,人均年收入近10万元。”

    “少数妇女创业者不仅带动了其他妇女创业致富,还为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方萍说。

【纠错】 [责任编辑: 赵银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2111759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