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贠恩凤:永远为人民歌唱,永远歌唱人民

2015年10月12日 14:15:4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10月12日电(新华社记者 杨一苗)虽然已获得多项大奖和荣誉,贠恩凤却一直坚持做一名不图金钱回报的音乐“义务工”。她说:“艺术不能用金钱衡量,我没有出场费,因为我的天职就是为人民歌唱。”

  从1951年至今,贠恩凤从事艺术工作已有64年。作为著名的民族音乐歌唱家,贠恩凤先后受到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她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她突出贡献专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奖项。

  1983年7月,陕西安康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贠恩凤将西安举办六场个人演唱会的全部收入捐献给受灾群众。一次在西安孤儿院慰问演出后,她掏出身上仅有的150元钱,又转身问老伴“口袋有没有大票子?”老伴孙韶又找出50元,贠恩凤将这200元捐给院里。院长激动地说:“哪有歌唱家演出不要钱的?您不但不收费,反倒给我们捐钱。真是太谢谢您了!”在为西安市一家残疾人艺术团的艺术表演担任评委之后,她又把自己的“劳务费”全部捐给了残疾人基金会。

  在2006年退休后,贠恩凤还坚持每年下基层演出七八十场,这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她和老伴主动联系社区、工厂进行的义务演出。

  有人说贠恩凤“傻得很”,也有人戏称她“扰乱市场”。但贠恩凤认为,艺术生涯最大的回报不是金钱,而是来自群众的掌声和关心。一次在渭南市的演出结束后,贠恩凤又赶往当地农村去教年轻人唱歌,听说她还没吃饭,老百姓端来了鸡蛋和馒头。前不久在陕北的一场演出中突遇沙尘暴,贠恩凤还是坚持在风沙中唱完了歌曲,演出结束后当地老大娘拉着她的手,一定要让她去自己家里吃顿饭。

  说起这些,贠恩凤流下了热泪。她说:“我真诚地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把我当自家人。人民是我的良师益友,有了他们的认可,我的艺术之路才可能往下走。这些比金钱更宝贵,我心甘情愿一辈子做一个为人民放歌的义务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贠恩凤平时生活俭朴,对自己和家人要求很严。贠恩凤演出时常身着一件红毛衣,记者看到,这件毛衣的袖口和肘部都已缝补过多次。贠恩凤告诉记者,这些毛衣都是自己手织的,已经穿了十多年了,磨破了就自己都补上,“衣服要从实际出发,穿着暖和就好。”

  在贠恩凤的衣柜中,最贵的一件衣服是2003年买的一件外套。贠恩凤的儿子孙聪回忆说,那时母亲要去北京参加金唱片的领奖仪式,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大衣,他于是带着母亲去商场,花了600元买了这件羊毛大衣,这件衣服一穿又是十多年。而母亲演出和平时穿的大部分衣服,都是自己买来布料,只花几十元钱请街边的裁缝铺做的,有的已经穿了二三十年。

  孙聪告诉记者:“母亲曾在陕西电视台当副台长,单位给配车,但她从来不会用它办私事,现在退休了平时出门都是坐公交车。每年过年前,母亲都会叮嘱我让我大年三十留在单位值班,这样家在外地的员工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贠恩凤认为,这些年社会上一些文艺工作者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她说:“清贫和坚守都不是吃亏,一个人只要坚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什么事做起来都不难。”现在,已经有不少年轻艺术工作者找到她,希望能和她一样不要报酬一起参加公益演出。

  2014年6月,陕西一家社区心连心艺术团成立,贠恩凤再次应邀担任艺术团团长,带领艺术团的成员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艺术团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每次公益演出,她总是说不用派车来接,而经常是自己坐出租车或公交车,也从未提过报酬。

  贠恩凤,从唱响《团结起来把账算》的少女,到如今依然朝气勃发的老人,在6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贠恩凤参加各类演出5000余场次,演唱近30000首(次)歌曲,收获了无数观众的掌声。贠恩凤始终用积极向上、热情真挚的歌声讴歌党、祖国和人民,她把基层当成最好的舞台,把群众作为歌唱对象。

  “我今年已经75岁了,不知道还能为人民演唱多久。但是人民需要艺术家,艺术家需要人民,要想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就必须有好的人品、艺品,才能使人民满意。”贠恩凤说。

【纠错】 [责任编辑: 陈剑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679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