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纪念抗战:擦亮历史,照亮未来

2015年09月03日 09:03:05 来源: 半月谈网

  9月的北京,被庄严隆重的气氛所笼罩。包括阅兵式在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与全国各地众多纪念活动一起,形成一幅抗战纪念的全景图,在人们心中构建起一座宏大的历史纪念堂。

  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纪念一场已经结束了70年的战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讲话就是最好的的回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它总是以惊人相似的面目出现,因此,只有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发生在70年前的抗日战争告诉我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这是我们需要牢记的历史经验,也是启示我们把握未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道路所在。

  但是,牢记历史是不容易的。人类天性中的健忘总是使历史的主观记忆逐渐模糊,时间的推移又使历史的客观载体不断磨灭,甚至导致一部分永远消失,更不用说,还有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地歪曲、偷换历史的真实面目。我们必须看到,和平年代中有许多人已经搞不清抗战的重要概念,抗战的一些重要遗迹、档案等在现实中被荒废乃至陷于消亡,一些不正确的历史表述不时流传,加之日本右翼等鼓噪的历史谎言,已对抗战史的传承形成巨大干扰。如果搁置不理、任其发展,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抗战史将被抹黑、颠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历史不容遗忘!70年过去了,一场隆重的纪念正当其时。纪念,是对历史记忆的再擦亮,它使我们认清走过的路,从而确认前进的路标,看到未来的方向。对于中华民族沉痛与光荣记忆所在的抗战史,我们不仅需要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还需要坚持不懈地研究之、发现之,对于伟大的抗战精神更要传承之、弘扬之。(王新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

最后的“太行奶娘”

  7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太行山上,一群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妇女用自己宝贵的母乳、无私的母爱,甚至是生命,哺育呵护着八路军将士后代。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太行奶娘”。

  魂里梦里念奶孩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随着战事发展,总部机关和129师进入晋东南,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太行山因此成为八路军总部转战、驻扎之地,成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区。

  “当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太行前线的将士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女。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居所,孩子出生后没有条件带在身边,只能把婴儿寄养在当地百姓家里。”山西左权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宋保明告诉半月谈记者。

  左权县七里店村的张招弟老人是目前该县在世的两位太行奶娘之一。老人今年已经93岁,身体已渐佝偻,双手长满老茧,饱经风霜。

  1938年,张招弟的大儿子出生,后来又有三个孩子,但因条件艰苦都夭折了。1941年,第三个孩子夭折后不久,村干部找到她,希望她能给八路军奶孩子。张招弟二话没说就接下了孩子。出于保密需要,她并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却把孩子当亲闺女一样对待。

  老人回忆说,日本人经常来村里扫荡,每次日本人来了,她就抱着奶闺女躲到山里的窑洞里去,等日本人走了再下来。

  过了3年,部队要转移了,孩子的亲生父母来接孩子。“一个八路军骑着马过来。闺女已经能到处跑了,我用一块蓝花头巾把她的衣服、被子和吃饭的小碗包好……”70多年过去了,很多记忆都已模糊,但这个场景却一直在老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想不想奶闺女?”记者问道。老人擦了擦眼睛说:“做梦都想,见不到啊!”

  左权县西黄漳村93岁的暴二梅是另一位在世的太行奶娘。记者见到她时,老人坐在轮椅上,几乎不能顺畅交流了。

  1940年,暴二梅的第一个孩子夭折了,村干部将一个六七个月大的八路军后代交给了她。当时,暴二梅家一贫如洗,石板炕上只铺一片席子,锅里没有米下锅,只能到山上挖野菜。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暴二梅仍悉心照顾那个女婴,挖药材换取一些粗布给奶闺女缝穿戴;奶水不足,就用全家人省吃俭用的小米、玉米煮糊糊贴补,就这样苦熬着将奶闺女哺乳了一年多。1942年初,由于部队转移,奶闺女的父母将其接走了。

  “母亲逢年过节就会想起那个孩子,记挂孩子在哪儿,还活着没有……”64岁的三儿子张更江说。

  为革命牺牲亲儿

  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在太行山上最激烈、最残酷的时期,日军在当地疯狂烧杀抢掠,实行“三光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哺育八路军的孩子也变得异常危险。为了保护革命后代,有的奶娘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孩子。

  赵引弟,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人,她一度哺育过两个八路军的后代。当时,她自己有4个儿子,大儿子在外上学,二儿子6岁,两个小儿子还很小。

  今年已经80岁的董玉定是赵引弟的二儿子。他还记得,家里条件不好,有好吃的,母亲都是先让八路军的孩子吃。

  一次,日本人进村扫荡,村民们纷纷往山上逃。董玉定回忆说,当时家里只有母亲和5个孩子,自己可以走路,但母亲只能抱两个孩子,怎么办?她抱起了八路军的两个孩子,把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家里。

  然而,等敌人走后回到家,赵引弟发现,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被日本人杀害了。

  “母亲当时一滴眼泪都没流,但没过多久就病了。”董玉定说,大概过了一年多,母亲就病逝了。在去世前,母亲口中喃喃地说,“孩子,娘对不起你们,娘下去陪你们了。”

  赵引弟病逝后没几年,年仅20岁的大儿子董艾珠也参加革命牺牲了。原本有4个儿子的董家就剩下了董玉定一根独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宋保明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2年,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干事唐平铸和妻子陈友孟在麻田生了次子几个月,因战事需要急需找个奶娘,村民裴乃果刚生完孩子半年,闻听部队找奶娘遇到困难,就毅然答应。贫困家庭,同时奶上两个半岁的孩子,实属不易,只好把奶水尽可能让奶娃吃,让自己的孩子吃玉米面糊糊。结果几个月后,自己的孩子因营养不良而夭折了。

  带着无限思念和牵挂离世

  太行奶娘到底有多少,已成了一个无法考证的数据,但根据太行山区左权县、武乡县、黎城县等地相关部门走访,有关太行奶娘的谈论几乎村村都有。“坦率地说,仅左权来说,太行奶娘不能说成千上万,要说成百上千一点都不过分。”宋保明说。

  在太行奶娘中,有邓小平儿子邓朴方的奶娘郭金梅、刘伯承儿子刘太行的奶娘韩春华、罗瑞卿女儿罗峪田的奶娘王巧籽。70多年过去了,太行奶娘相继去世,关于她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2012年,由左权县创排的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公演,这一群体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该剧讲述了八路军张团长和妻子向红,将幼女杏花交给老乡巧梅和石娃奶养。为保护杏花,巧梅、石娃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信守承诺,无怨无悔,将其抚养长大。

  不少观众被剧中太行奶娘崇高无私的母爱所感动。“他们不光是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八路军的后代,更让人深深感动的是,这些奶娘还舍得用自己亲骨肉的命来换取八路军后代的生命,这种伟大的太行奶娘精神无论怎样歌颂都不过分。”有观众这样感慨。

  宋保明说,太行奶娘们为八路军哺育后代,不是为了名利和回报。为了革命的需要,自己亲自奶过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奶孩,却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抗战胜利后,她们也从未见过自己的奶孩,不少奶娘带着对奶孩的无限思念和牵挂离世。

  左权县文化局局长王建军表示,太行奶娘们并没有很高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崇高的理想,但恰恰在她们身上,反映出太行山区人民朴素、高尚的情怀,一是感恩,再就是承诺。八路军为群众打鬼子,她们将其当成恩人看待,恩人交给的事情,就算舍弃自己的一切也要办好。

  太行奶娘即将走入历史,她们所体现的人民的深情却与巍巍太行永存。宋保明说,尽管很多奶娘已经过世了,她们的精神却非常可贵,在她们身上不仅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更体现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太行精神,这需要我们永远牢记。

   1 2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8191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