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流浪的大学,不灭的火种——抗战中高校纷纷内迁延续中华文脉

2015年09月02日 14:55:0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9月2日电(记者谢樱)“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西南联大的校歌里的这句,概括了1937年那一段曲折的大学内迁经历,而这只是当年众多高校的一个缩影。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延续和保存教育文化命脉,很多高校采取了战时教育措施,将一批大学迁到内地,实现了将中国教育事业薪火相传。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摧毁中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曾派飞机狂轰滥炸,并肆意屠杀高校师生。因为摧毁了高校,就等于将国家的后续人才力量给切断了。”湖南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孔春辉说。

  据统计,抗日战争爆发后,除零星分布在西南、西北的10余所高校幸免于难之外,我国90%以上高等学校均不同程度受到侵略者的蹂躏。为了保存教育国脉,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西南大后方。

  图书馆是各大专院校办学的主要设施之一,战争的浩劫加上颠沛流离之后,战区各高校图书设施损失惨重。如东北大学迁校四川三台后,1939年才建成可容纳300余人的图书馆阅览室,而收藏的中外文图书仅2万余册。至于校舍建筑就更差了,迁至乐山的武汉大学,住的是“残破的庙宇”,学生分散在七个地方学习和生活。

  校舍简陋、设备不足、生活艰难、空袭干扰,是抗战时期大学的普遍遭遇,而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持办学更是苦难重重。“高校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坚持办学,不仅没有中断教学,而且为共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贵贡献。”孔春辉说。

  薪水低、不能按时发放、工资打折……迁址高校几乎都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局。然而,为了振兴国家和民族,迁校的各院校师长怀抱强烈的爱国心,以培育英才为己任,竭智尽力,从没放弃过教学。迁校乐山的武汉大学,因学校无力安排住房,全由教师们向当地百姓租借。教师有的变卖衣物,有的到中小学兼课,或当家庭教师,来维持生计。

  “一边继续教学,一边积极抗战。哪怕条件再艰苦,内迁高校的广大师生在坚持学习之余,仍然积极参加抗日斗争,以各种形式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孔春辉说。

  1943年12月,在四川省三台县的东北大学发起了志愿从军运动,引发了当地学生的从军热。不少高校师生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如中山大学许多师生参加了东江抗日游击纵队,浙江大学许多学生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浙闽赣抗日武装斗争。

  内迁学校还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各种形式为抗战服务。各医学院或大学的医学院系为救护伤病员、培训战争急需的医药和护理人员做了大量工作。河南大学抗战后奉命承办重伤医院。台儿庄战役时,医学院组织救护队为伤员送水、换药,抢救伤员1.8万余次;后随军入湖南,收容伤员500余人。

  孔春辉感慨地说:“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区高校大内迁,不仅保存了我国科技文化精华、高等教育的国脉,同时他们还将先进的思想、技术、文化带给了相对落后的地区,堪称民族危亡关头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想在极宏阔的时间、空间上的成功大转移和大传承,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64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