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两个“90后”女孩的“抗战老兵情”

2015年09月02日 08:51:0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9月2日电(记者阳建)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100多页的访谈笔记,超过300G的影像资料——近日,长沙市两名“90后”女孩的“抗战老兵情”终于开花结果:8篇记录抗战老兵的文字,一段《抗战老兵故事汇》小视频,逐渐流传开来。

  “他们都90多岁了,你不知道哪天,那些珍贵的故事就会随他们而去,他们的故事和精神需要有人来记录和传递。”今年是抗战争胜利70周年,一篇偶然在朋友圈读到的老兵文章,让在长沙市岳麓区新闻网工作的“90后“女孩瞿辰和王艳明开启了寻访抗战老兵的旅程。

  “没想到‘90后’还能沉下心做这样一件事情,我愿意和她们一起,为老兵们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接到两位“90后”的求助电话,湖南老兵之家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孟企平有些惊讶。

  7月,在孟企平带领下,两位“90后”利用下班时间,拿起采访本,扛起摄像机,先后寻访了9位居住在长沙的抗战老兵,探寻了10多处抗战遗迹。

  “没有路,没有衣服遮挡的地方全是树枝的划痕和蚊子叮的包。”旅程的首站是杂草丛生的野猫坡。据王艳明介绍,这些比人高的茅草堆里就藏着一座烈士墓,埋的是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的73军战士。

  瞿辰介绍说,当年野猫坡附近有一座野战医院,长沙会战时,有三四百名伤员撤到这里救治。但阴湿的天气、紧缺的药品,让轻伤员渐渐拖成了重伤员,“与其说是医治,不如说是等死。”如今,一名叫张景的居民继承祖父遗愿在此守墓。通过架起的镜头,两位“90后”和张景一同还原了这些无名英雄的零碎故事。

  “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全力去记录和致敬。”临走时,两位“90后”不约而同的面对墓碑深鞠一躬。

  值得高兴的是,今年这座烈士墓即将迁入岳麓区天顶街道,被真正地保护起来。

  “逝去的,我们努力去还原,仍在我们身边的,我们更要用心去聆听。”每周末,两位“90后”都要拜访住在岳麓区的老兵们。

  来到抗战老兵谭昆山的家,高高挂起的军装肖像英俊挺拔。“站有站姿,坐有坐态,虽已过耄耋,却十足军人范儿。”这是两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对老人的第一印象。

  面对镜头的谭昆山老人有些激动,因为身体原因,他不能久坐,语言表述也是断断续续,但却坚持讲了3个多小时。“他口音很重,不能全部听懂,但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倾诉欲望,是一位不怕死、不惧敌的英雄战士。”王艳明终于明白,能让人克服惧怕死亡的本能,或许正是出于救国救亡的军人使命。

  除了谭昆山,94岁的方耀寰、89岁的恽顺芳(女)……都向她们敞开了心扉。

  “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其实都无法真正理解什么叫‘把生死置之度外’。那些枪林弹雨背后的杀戮和离散,都是我们无法去感受的沉重。”那天的寻访结束后,王艳明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

  如今,两位“90后”把这些老兵的寻访笔记整理成了8篇文章,精剪了6分钟记录视频。许多网民通过朋友圈、微博,纷纷表示要加入服务抗战老兵的志愿队伍。

  “与每一位老兵的对话,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一次岁月沧桑的再现。”瞿辰告诉记者,“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历史,我们更需要传承老兵们的精神,用来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怀。”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644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