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永不沉没的东方“诺亚方舟”——二战中拯救三十万生命的上海“南市难民区”

2015年08月16日 09:49:0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8月16日电(记者许晓青 周文其 郭敬丹)中外学者在不断新增的史料中发现,上海在二战时期曾拯救了30多万中外难民,可谓是拯救难民最出色的城市之一,在国际上开创了以“南市难民区”为代表的战时保护平民的上海案例。而这与一位几乎被历史遗忘的法国神父饶家驹密不可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这座远东大都市曾是约3万犹太难民的避风港,为这些躲避纳粹迫害的难民撑起了一艘不沉的“诺亚方舟”。

  几乎就在中国百姓帮助犹太难民的同时,饶家驹等中外慈善人士在上海南市老城内共同建立“南市难民区”,从侵华日军炮火下保护了约30万人免于死亡。

  “这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抗战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说,“南市难民区”堪称二战史上最成功的难民救助案例之一,并对战后《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即日内瓦第四公约)的制定起到了积极影响。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个多月后,“8·13”淞沪抗战爆发,侵华日军烧杀抢掠,生灵涂炭,大量中国难民向租界涌去。租界内人满为患,但仍有数量惊人的难民被拦在租界的铁门之外,陷入了饥寒交迫、随时可能遭遇不测的绝境。

  同年11月,身为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副主席的饶家驹,以惊人的智慧和胆识,周旋于侵华日军、英法领事、上海地方政府、社会慈善组织之间,最终通过多轮斡旋确保划定了在上海南市老城北部的半月形地区,作为确保无辜百姓日常生活的安全区,也称南市难民区。

  9日,“南市难民区”正式成立,也被称为“饶家驹安全区”。中外学者陆续挖掘的史料显示,当年的“小世界”游乐场、回教堂、珠玉业公会、沉香阁、城隍庙、豫园都曾开放安置难民。

  今年92岁高龄的李凤香曾在难民区避难,对往事记忆犹新。1937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街上传来“东洋人来了!东洋人来了!”的惊恐喊叫声。经过一夜狂奔,在父亲的带领下,她和弟弟妹妹们投奔南市难民区。

  李凤香全家睡在一家面粉交易所大楼的五楼水泥地上。逃难的人太多,铺盖紧挨着铺盖,但可以躲避轰炸,每天有人来发馒头、面包之类的救济干粮。

  “那时候的难民,不光是上海的,还有从南京方向跑来的,江苏各地的难民,都到上海避难。”她回忆,“中国学生组成的童子军会在安全区里巡逻,待在这地方我们心里觉得没什么危险了。”

  “南市难民区”创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战时难民管理体制。苏智良介绍,饶家驹将难民区分成九个区,每区由办事处派区长一人,从住户与难民中挑选若干人,负责管理区内清洁给养等事宜。各区长之下,分设总务、文书、训导、设计、给养、庶务、卫生、消洁、登记、调査、医务等股,分别处理各项工作。

  难民区内的收容所约有百余个。今年85岁的王晓梅回忆:“难民区里,睡的是地铺,吃的是救济粥,喝水基本不成问题,后来还有了临时的小医院、小学校……”

  由于区内难民没有收入、没有职业,要解决饮水、吃饭、医疗等一系列难题,资金必不可少,募捐成为头等大事。上海各界慈善人士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募捐活动。1938年5月,饶家驹开始向全世界募集物资和资金。后来,他亲赴美国,面见罗斯福总统,罗斯福批准了一笔资金专门用于中国战场的难民救济。

  美国学者阮玛霞在其著作中写道,这一安全区在抗战期间一直维持至1940年6月,至少保全了超过10万中国难民的性命,而广义上保护了约30万人免于死亡。

  “30万”这个数字,后来被刻在位于柏林的一块有关饶家驹事迹的纪念碑上。

  “南市难民区”的模式随后又试图被推广至战时的中国南京、汉口,以及法国。

  阮玛霞研究发现,在针对日内瓦第四公约中有关“中立区”概念的相关注释中,“饶家驹安全区”作为案例之一被引用,专门指在战争中弘扬红十字精神,为平民提供避难所的具体做法。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苏智良等学者提出将位于上海南市老城的原“饶家驹安全区”与位于上海虹口的犹太难民聚居区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名录。

  “当年饶家驹振臂高呼,来自中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士、挪威等国的爱心人士共同构筑的安全区,创造了战时保护平民的‘上海模式’,成为光辉的典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苏智良说。

  饶家驹1913年来到中国,一直致力于平民救助。1940年6月,饶家驹启程返回法国,后来又在巴黎开展战时救济工作。于1946年在德国柏林病逝。

  当年的《申报》还曾报道,在华的最后岁月中,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饶家驹曾表示,希望改名“饶家华”,以表示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感情。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1626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