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家书,民间的抗战记忆

2015年08月12日 22:18:0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申安妮)“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后,小学教员姚稚鲁奔波逃难时在家书里跟妻子说的话。说完这话不久,他就在忧愤交加中去世,至今无人知晓他死于何处。只有他先后寄给妻子女儿的10余封家书,让家人看到了这位年轻的丈夫和父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养家糊口而奔波的痕迹。

  1937年8月13日,70万中国军人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坚守上海三个月,其战况之惨烈,伤亡之重大,实属世界罕见。最终,日本军队武力占领了上海除租界外的全部地区。

  沦陷区的百姓纷纷逃难。姚稚鲁带着妻子马芳珍和两个女儿投奔在法租界的妻子三哥家,而他自己为了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于1938年4月只身到武汉等地谋生去了。

  然而,姚稚鲁的谋生之路并不顺利。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失业的痛苦,真够味哪!”“我的妻子女儿叫人家养活,实在自己也对不起自己呀!我所以说,‘死’是人所怕的,到了死,甚么都丢了,倒也干脆。像我活又活不了,死又死不成,这罪真够受哩!”

  “听说外公就是在逃难的那一年,也就是1938年去世的,那一年母亲才6岁。”虽然未曾见过外公,姚稚鲁的外孙女姚远还是悲伤不已,“母亲生前总提到外公,说他非常溺爱她。这些书信一直被母亲视作‘最宝贵的东西’。”

  2005年,姚稚鲁的女儿姚慰瑾听说了抢救民间家书工程,与女儿商量后决定把姚稚鲁的10余封家书捐献出来,希望它们能在专业人士手中被永远地保存下来。

  姚稚鲁的家书目前存放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内,由该校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负责保管。

  “这样的家书还有很多。”张丁说,10年来,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已经收集了200多封抗战时期的家书,作者包括爱国将士、平民百姓、海外华侨和其他各个阶层的人士。但是,张丁仍然心急如焚,“抢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流失的速度,家书的作者或家属一旦去世了就带走了一段历史。”

  这些家书不仅承载了个体家庭的私人情感和记忆,而且是这个国家抗日战争历史中不可小觑的细节。

  不仅是上海,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都有大量的平民逃难。和姚稚鲁一样,湖南的卢明璇也在逃难途中丢掉了性命,他当时是湖南衡阳商会副会长、集益钱庄经理。

  1944年4月,日军大举进犯衡阳。衡阳失守前夕,卢明璇的儿子卢达杰欲随同事撤往桂林,奈何卢明璇安土重迁,不愿离开。这样,父子分开了。

  衡阳沦陷后,卢明璇离开衡阳投奔儿子,却在途中被日本兵抓去当苦力,受尽折磨。所幸不久他乘隙逃出敌人的魔爪,后几经辗转,终于抵达广西阳朔。

  此时,卢明璇饥寒交迫,身无分文。为了早日与亲人团聚,他写信向儿子求助。

  “奈我只剩身上单衣,又无铺盖,资斧又不充裕,在近日天晴尚可抵御,设遇北风,岂不冻死……真是千山万水,愁肠百结,奈乎阮籍途穷,不能不履此危险之路……势非找到吾儿,方免冻饿之苦,至于春元启它,它不知与汝有无通讯,满姑生死难以探听。午夜静思,目不交睫,一家五口,各别一方,言之实堪痛心!”

  孰料儿子和同事们已经辗转去了安徽。他在阳朔发出的这封信,因战时邮路断绝未能及时送达。

  这封家书到达卢达杰手中时,已是1946年的春天。之后,一位同乡告知,卢明璇寄出这封信后不久,便患上疟疾不幸病故。

  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卢达杰把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卢百强叫到面前,将这封家书交给他保管。“他说这是祖父传下来的,是家族史,很宝贵。”卢百强回忆说。

  后来,卢百强不论在哪里上学、工作,都把这封信带在身上。1969年7月,安徽遭遇暴雨洪水,他的很多东西都被冲毁了,但是这封家书却保存完好。

  “我父亲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大哭了一场。他去世前,80多岁的人经常要我把信拿来给他看,看一次,哭一次。”卢百强回忆说。

  2008年父亲去世后,卢百强把这封家书捐给了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日军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还原那段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历史。

  1941年4月,日军发动宁绍战役,侵入钟敬又的家乡甘霖镇,一路大肆烧杀抢掠,一夜之间,街市变废墟。独自在家的母亲只得在幸存的柴房栖身。

  当年在湖南大姐家居住的钟敬又给在延安的哥哥钟敬之写信,告知家中惨状。9月的一天,意外收到哥哥的回信。

  “我家何此不幸?本来生活艰难,已不堪其苦,今罹此种灾祸,日后怎能设想?况母亲已近花甲之年,年来又不断遭劫,其中痛苦,自可想见……所幸吾弟现已安然逃出,希望即能就业,埋头技术学习,好好锻炼数年,将来总能为社会家庭出些力量……他日当不致有负慈母及愚兄之厚望也!”

  收到这封珍贵的家书后,钟敬又当即抄寄一份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1944年夏,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从河南长驱直下湖南、广西,国民党军节节溃败,造成震惊中外的湘桂大撤退。钟敬又和大姐一家随同百万难民群流逃难,行囊衣服尽毁于战火。哥哥寄自延安的这封家书原件也在逃难途中遗失。

  日本投降后,钟敬又回到故乡,在母亲珍藏多年的家信中,发现了当年抄寄给母亲的这封延安来信,如获至宝。以后虽历经劫难,却一直悉心保存至今,前后历时70余年。

  “发生在抗战家书背后的故事是对抗战时期大历史的补充,虽然不能代表大历史,但是它们是不会说谎的历史,是最真实的历史。”张丁说,他希望能“以家书为入口,重建中国民间记忆”。(实习生苗逸君亦对本文有所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623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