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浙江省衢州市“万少华团队”救治日军细菌战受害者

2015年08月07日 08:41:30 来源: 光明日报

万少华(中)在患者家中。张桂芬供图

  万少华为细菌战受害者崔菊英老人换药。张桂芬供图

  细菌战受害者姜春根的烂脚越来越严重。周芸摄

  第二次世界大战真的已经远离我们了吗?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至今仍饱受战争的残害。

  自2009年3月开始,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万少华、郑新华、毛晓伟、戴云刚、余志斌、柴腾蛟、占倩颖、祝黎昕、韩继红、徐丽芳、徐宏景、叶圣忠12名医护人员组建的“万少华团队”,利用节假日,上门给39位饱受日军细菌战蹂躏的烂脚老人医治换药,为他们每人建立起翔实的病历档案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历史并未走远,伤害还在继续。

  一次偶然的机会,年轻的医护人员走近一群或坚毅、或痛苦、或愤怒、或无奈的特殊老人。第一次见到“烂脚”的一瞬间,他们都惊呆了……

  7月5日,周日,上午八点,太阳已经灼热。

  带着塞满后备厢的纱布、碘酒等药物,万少华、郑新华、余志斌和护士姜好,又向九华乡坞口村出发。

  6年前,柯城区人民医院医疗救助团队对柯城区范围内的烂脚病人进行普查,要从全区89位烂脚患者中,筛查出与日军细菌战相关的受害者。

  遥望山路弯弯,作为烂脚病救助团队的核心人物,万少华对记者说,他已记不清在这条路上走过多少次了。有一幕他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烂脚老人时,心灵受到猛烈地震撼!

  余志斌说:“那一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就好像有人拿着刀在我身上划。”

  刘四古是第一个给他们留下沉重记忆的老人。

  2009年3月的一天,车至坞口村,万少华问路。热情的村民一听“刘四古”三个字,突然犹豫起来,指着200米外一片空地上孤零零的一间集体房说:“那就是刘四古家。我不过去了!”

  推开门,令人作呕的气味冲出封闭的空间,穿过口罩,瞬间扑鼻而来。

  屋子角落,70多岁的刘四古蜷缩在床上。3月,山里还是凉飕飕的。但老人的腿,因为肿得流血流脓,穿不上裤袜,只能敞露着。

  接下来的画面,更让年轻的医生护士震惊。

  毛晓伟回忆说:“当时,我看见他腿上的痂皮下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猜想可能是一个出血点。等到掀开那层痂才发现:天啊!哪里是什么出血点?!那是蛆!是密密麻麻的蛆在动!”

  窗外,青山绿水,层峦叠翠,这早春美景和刘四古裸露的脚所形成的对比,强烈地刺激着年轻人的心。

  两个多月的走访,他们看到了许多双和刘四古一样令人震惊的脚。每次调查回来,所有的年轻人都神色凝重,久久沉默……

  这究竟是什么怪病?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衢州各村落?在所接触到的学术资料里没有查找到相关文献,年轻人开始追寻起历史……

  这么严重的创面,这么奇怪的伤口,学外科的年轻人从没见过,在“万方医学数据库”里也查阅不到任何资料。

  在医院的鼓励、支持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病史,年轻人自发学习《黄家驷外科学》《创伤外科学》等书籍。

  万少华、郑新华、毛晓伟还一次次上门拜访衢州细菌战真相调查第一人、曾任衢州市卫生防疫站站长的邱明轩,认真研读他编写的《菌战与隐患》《罪证——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孽债难忘》《莫忘历史——抗日战争在衢州》等书籍。

  沉重的历史在年轻人面前再现、还原。

  “我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是日本人的细菌战让我家破人亡。”衢州市体委原副主任杨大方,当时8岁,目睹了惨剧。

  1940年10月4日早上9点,衢州城区有东西从天上撒下来,掉到水缸里,人们捞起来一看,是跳蚤。有人拿去化验,结果跳蚤带有鼠疫病菌。

  当年在县城里以修钟表为生的杨大方的父亲因为舍不得生意,又自认为身体强壮,不会生病,就没有逃亡。但很快,疫情暴发。他父亲开始发烧,满身红肿,淋巴肿大,不吃不喝,6天后就去世了。杨大方的祖母因为悲伤过度也撒手人寰,逃到乡下的叔叔,最终也没能逃过鼠疫。

  “我至今不知道父亲死后被埋在了什么地方。”杨大方悲伤而又愤怒的叙述,在年轻人的心中久久激荡。

  历时3个月,万少华团队最终确认,在柯城还有39位细菌战受害老人。他们都经历过战争,经历过细菌战而幸存,年龄大多在80岁以上,脚上的伤口历经70多年而不愈。

  细菌战作为日军的“最高机密”,有关资料直至最近二三十年才被披露。据《井本日记》第18卷记载的《昭和十七年“保号”指导计划》,日军重点攻击目标是浙江的衢县(现衢州)等地。而“保”正是细菌战的代号。

  2001年1月26日,原日军“731部队”航空班唯一健在的飞行员松本正一,在日本埼玉县家中对邱明轩说:“我曾于1940年10月4日参加日军对衢州的细菌战,我从内心感到有罪,我深深地向中国人民谢罪!”

  “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南京大屠杀、东北万人坑,但我却不知道每天生活的家乡衢州竟然也发生过这样的惨案。”年轻医生柴腾蛟说,“我深感惭愧!也深感能为细菌战受害者治疗是多么的有意义!”

  作为细菌战全国第一战场,浙江遭受日军三次细菌战袭击,为什么三次“靶心”都是衢州?历史是这样沉重……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万少华团队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追寻历史。

  衢州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途经衢州的浙赣铁路是当时从杭州通往内陆的主要通道。

  衢州还有一个始建于1933年的机场。1937年杭州沦陷后,国民党空军总指挥部就把衢州机场当作出击台湾和日本本岛的基地。

  1941年12月7日,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始悄悄策划一个绝密的军事行动计划。

  1942年4月18日晚10时。16架B-25型轰炸机从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腾空而起,直飞日本本土,轰炸了东京、大阪、神户等城市。等日本军队反应过来,轰炸机队已经飞离日本。

  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这次“东京上空30秒”行动给予极高评价。杜利特尔及其轰炸机队的队员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英雄。

  然而,当年杜利特尔轰炸机队在离开日本本土后却遇到了麻烦。

  轰炸机队原定计划是到浙江衢州机场加油后返回。但由于天气恶劣和燃料耗尽,16架轰炸机均未能在中国机场平安降落,大部分轰炸机在衢州附近区域迫降或坠落。80名机组人员中的64人在中国军民帮助下获救,被护送到当时浙西行署所在地衢州,最终全部安全返回美国。

  70年过去了,当年杜利特尔轰炸机队的80名成员中,还有5人在世。当年与杜利特尔同在1号机组的中尉副驾驶员理查德·科尔已经96岁。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很多记忆都消失了,但中国军民营救我的历史片段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一段非常令我动情的历史。我永远感谢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民!”

  几十年过去,这段跨越太平洋、跨越国籍的互助行动并没有被世人忘记。

  1992年,衢州等地5位当年参与救助美军飞行员的老人,应邀赴美参加“杜利特尔行动50周年”纪念会,他们在庆典上被授予美国“荣誉公民”称号和“人类杰出服务奖”。

  如今,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永久展出着杜利特尔轰炸机队成员在中国得到营救的历史文物和资料。

  得克萨斯大学杜利特尔图书馆历史学家格兰斯意味深长地说:“作为历史学家,我将不断传播这一故事,让更多美国民众了解这一历史。现在许多美国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一史实。我认为,美国学校应将这一史实载入教科书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这非常重要!”

  1994年,因为“杜利特尔行动”的缘分,衢州与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结为友好城市。

   1 2 3 4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志强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28103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