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冬奥,北京再次站在起跑线上

2015年08月04日 07:22:33 来源: 环球

  演练现场倒计时牌每次45分钟,陈述结束后,点评专家们对发挥出色的地方大加赞赏,也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姚明、杨澜等更是对PPT中出现的个别词句提出修改意见。

  “2022年冬奥会,北京!”

  7月31日傍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郑重宣告,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刹那间,惊雷般的欢呼声掠过会场,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也传到了4000公里外的北京。

  再过7年,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北京,将携手张家口迎来奥林匹克的冬季盛典。这个东方古都,将成为全球首个冬、夏两季奥运会皆举办过的城市。

  从2008到2022,从夏季到冬季,北京走过了一条非凡的申奥之路。

  期待了21个月的答案

  7月31日下午5时56分,吉隆坡会展中心,聚光灯打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身上,还有他手中那个信封,里面装着中国人期待了近21个月的答案。

  杨扬攥紧拳头,凝神屏息,13年前站在盐湖城冬奥会的起跑线上,她都没有这么紧张。随着“北京”的名字从巴赫口中蹦出,中华冰雪人期待已久的梦想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

  这一刻,对杨扬来说,已经超越了梦想。

  31年前,她第一次走上滑冰场的时候,也许猜到了有朝一日成为奥运冠军,但绝没猜到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和中国第一位冬奥冠军,在今天见证祖国实现冬奥会东道主的梦想。

  从开始练习滑冰到走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杨扬用了18年;从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到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中国冰雪健儿用了22年;从第一次承办洲际冬季综合运动会到赢得冬奥会举办权,中国用了19年半。和运动员追逐竞技巅峰一样,申奥之路铺满了梦想的鲜花,也不乏现实的荆棘。

  2002年2月初,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夺得女子500米、1000米两项冠军,完成了几代冰雪健儿为之奋斗了22年的奥运金牌梦。

  几乎在同一时间,哈尔滨第一次向奥运梦想发起冲击。半年之后的7月28日,哈尔滨正式代表中国第一次申办冬奥会。但在总共8个城市参加的申办竞争中,哈尔滨初选综合评分排名第五,以一个名次之差无缘候选城市。

  此后,哈尔滨又提出了申办2018年冬奥会的意愿,但经中国奥委会的审慎评估,最终没有成行。

  中国人的冬奥梦想并未因此“封冻”。

  2008年,北京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后,“何不由北京再申办一届冬奥会?”的建议令人眼前一亮。但这个想法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冰上项目比赛可安排在北京城区,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场馆,但雪上项目怎么办?

  时任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回忆说,当时他带着一帮专家几乎跑遍了北京周边、包括张家口在内的每一座雪场和适宜的山地。经过反复实地考察、比较,最终选中了张家口崇礼的雪场和延庆县的小海坨山。

  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出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代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市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时隔13年,北京代表中国又一次站在了申办奥运会的起跑线上。

  “留白”等待归来

  位于北四环边上的北京奥运大厦就像一条时空隧道,连接起这座城市的两个奥运梦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之后,原来在这里办公的北京奥组委结束了历史使命,19层楼陆续租了出去,但大厦的七层一直空着,这个“留白”,仿佛就是在等待奥林匹克的归来。2014年初,当北京冬奥申委成立,人们回到这里,一切看上去都和当年一样;就连很多的面孔,即使多了岁月的痕迹,也还是那么熟悉。

  很多参与过北京夏奥会的人们经由申办冬奥的号角再次聚首。加上一批新生力量,北京申办冬奥会迅速吸纳了众多国际优秀人才。而北京奥运会积淀的机制和经验,使这个由各领域复合型人才组成的团队很快进入高效运转。

  7月25日,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申办工作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一再进行着演练。

  7月26日在吉隆坡的陈述演练,一日三练,强度大、节奏紧。上午,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北京冬奥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北京申办冬奥会形象大使姚明、李妮娜,杨扬等所有参加陈述的演练人员乘坐大巴车来到斑马广场模拟现场。79岁的魏纪中、原北京奥组委副主席王伟等中外专家也全程参与。

  演练现场倒计时牌每次45分钟,陈述结束后,点评专家们对发挥出色的地方大加赞赏,也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姚明、杨澜等更是对PPT中出现的个别词句提出修改意见。

  每次出场演练时,所有陈述人围在一起、手握在一起,齐声喊“中国,加油!加油!加油!”

  其实,这样的工作方式和节奏对申奥的所有参与者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进入2014年下半年,“搏”成为了冬奥申委的关键词。“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北京奥运大厦七层冬奥申委办公大厅的门上挂着这样一幅标语。在各种工作纷至沓来的关键时刻,“一周工作七天”是常态。

  给社会带来福祉

  北京为何让国际奥委会再次心动?2022年北京冬奥申委高级顾问魏纪中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北京把申奥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紧密结合,有望树立一个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与举办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典范。

  的确,历经多年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在接连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2014年青奥会后,中国再次踏上申奥之路,已有了更宽广的视野、更务实的考量。

  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的三大申奥理念,既契合奥林匹克运动当下的改革思路,也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和普及冬季群众体育活动,带动3亿人上冰雪。北京2022提出的这一目标,不仅将改善人民生活方式,提高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也为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机遇。

  伴随着申奥进程,某些意义深远的变化已经显现。未来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人们必将深切地感受到冬奥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福祉。

  张家口崇礼县曾是个贫穷的塞外山城,距北京三个多小时车程。2008年,崇礼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918元。而近两年崇礼的滑雪业迅猛发展,去年冬天,200多万游客来到崇礼滑雪,是全县人口的20倍。就在这一年,崇礼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据张家口市相关政府部门估算,冬奥会可为当地带来3500亿元投资,增加2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为地方带来数十亿元的税收。根据规划,属于京兰(州)高铁一部分的“京张高铁”将于2019年开通,届时北京城区到延庆赛区只需20分钟、到崇礼赛区50分钟。

  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频现,曾被认为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一大不利因素。常见蓝天白云,不仅是成功举办冬奥会的需要,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在申办冬奥会的过程中,北京及周边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正在加快步伐。

  2014年,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空气清洁行动计划》,北京采取了减煤、减排、控车、降尘等一系列环境和大气治理措施。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的大气污染排放量大幅下降,2014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是93天,同比增幅高达31%;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重污染天数为45天,同比降幅为22%。

  “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继续加大空气污染的治理。让冬奥蓝到来,让APEC蓝永驻。”王安顺对此充满信心。

  7年前,那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今天,奥林匹克的号角再次吹响,中国,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环球》杂志记者/高鹏(发自吉隆坡)

  资料:中国元素,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环球》杂志记者/高鹏(发自吉隆坡)

  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本次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场内外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成为本次全会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伴随着《长城谣》优美的旋律,在雪花图案的映衬下,画面闪过雄伟的长城烽火台、精美的故宫角楼、热闹的体育场……国际奥委会全会陈述现场北京2022申冬奥的宣传片,让人不禁大呼美翻了。

  文化与体育、教育并称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一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会议,自然也少不了文化交流。本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举办期间,恰逢“中马民间文化交流展”在吉隆坡开幕。在为期两天的展览上,包括奥运火炬、奥运徽章等在内的100多件民间奥运藏品及传统书法绘画作品集中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由于本次全会最重要的一项议题是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而北京是两个候选城市之一,因此前来报道全会的近千名记者中,中国记者占了约1/4。庞大的中国记者团中,不少人的工作装备,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全都是民族品牌,如荣耀手机的“撞机”率很高,以至于当新闻中心电话铃声响起时,好几个人不约而同拿起自己的手机看。

  来源:2015年08月0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6期

【纠错】 [责任编辑: 白羽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613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