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贵州“扶贫攻坚”“生态建设”双提升 绿了青山富了民

2015年07月20日 16:48:3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7月20日电(记者王念、杨洪涛、李惊亚)年均减贫人口超过10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地处“两江”上游的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保住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力推精准扶贫、绿色扶贫,逐步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发展之路。

  绿色扶贫攻坚拔寨 挪穷窝换穷业挖穷根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地零散、贫瘠、破碎,耕种条件差,不少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同时,贵州肩负着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任,面临区域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并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的“三重矛盾”。

  为让贫困地区群众尽早脱贫,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列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取得了显著成效。

  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岩溶地带的海雀村海拔2300多米,是毕节市赫章县最边远的一个村。30年前,当地村民为填饱肚子,曾一度毁林开荒把玉米等种到山顶,但种出的粮食仍不够吃。

  意识到不能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老村支书文朝荣带领群众在1万多亩的荒山上种树。如今,万亩林地染绿了山梁,成为绿色银行,群众也逐渐摆脱贫困,腰包慢慢鼓起来。

  海雀村的变迁,是贵州绿色减贫、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当前,一系列扶贫攻坚的有效措施正在贵州大地上加紧实施。

  ——为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贵州提出在2020年前,将依托小城镇和产业园区,把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47.7万户204.3万农村人口搬出深山。

  ——为帮助贫困农户“换穷业”,贵州构建“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并积极推进小额信用贷款,拓宽扶贫融资渠道。

  ——为彻底拔除“穷根”,杜绝贫困代代相传,贵州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实行三年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在2017年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做到“直接培训1人、就(创)业1人、脱贫1户”。

  同时,针对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贵州还全面实施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扶贫资源精准瞄准贫困群众。

  今年5月,贵州又要求省级干部带头示范,各级干部整体联动、整合力量,遍访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实现对全省9000多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坚守发展生态两条底线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

  致力于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金山银山百姓富”,以“多彩”著称的贵州向污染“说不”,牢牢拧紧生态保护的“紧箍咒”。

  在产业发展上,贵州力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越来越多的穷山村吃上了“生态饭”。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因茶出名,这里出产的锌硒有机茶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了欧盟463项检测指标出口欧洲,同时打开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市场。人均两亩茶园的田坝村,每年仅茶青产值就超过2亿元,茶园观光又带来不菲的旅游收入,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

  “过去,这里的群众守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难拔穷根,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永安镇副镇长陈财华说,田坝村是靠“茶旅一体化”的战略,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作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贵州“铁腕”治理大江大河。

  为保护好长江上游重要支流赤水河,贵州在该流域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基本实现遏制水质进一步恶化的目标。

  贵州把乌江水质作为“第一生态工程”,建立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环境保护“河长制”等,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到2017年,流域内中心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流域干流和支流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5月开展环保“利剑”行动以来,贵州已责令停产整治企业超过250家、关停130多家,立案环境违法案件630起。

  在治污的同时,贵州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基础上,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720多万吨,今年还将淘汰110多万吨。

  为树立公众的环保意识,位于贵阳市的全国首个环保法庭,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推行环保案件审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创下多个国内首创。

  “多年来,贵州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重视生态建设,转变扶贫方式,成为全国扶贫的省级样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贵州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扶贫开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

  “云”起贵州瞄准“新经济” “弯道取直”力争后发赶超

  在扶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贵州省委、省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贵州仍是全国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的省份,现在的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面临既“转”又“赶”的逼人形势,要与全国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必须采取超常规手段,继续打好政策组合拳。

  “交通卡脖子”是长期制约“地无三里平”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贵州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今年底,全省88个县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总投资近2000亿元、长达1952公里、涉及35个县(市区)340个乡镇的“环贵州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

  随着贵阳至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高铁线路的开通,贵州融入“高铁社会”,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贵州9个市州全部实现通航,“一干九支”的航空格局使贵州步入立体交通时代。

  交通瓶颈的打破为扶贫开发筑牢基础,绿色、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则为扶贫开发、后发赶超提供动力支撑。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挂牌、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率先举办以大数据为主体的博览会和峰会、率先举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和草根创业大赛……

  如今,插上“大数据翅膀”的贵州正逐步撕下“封闭、落后”的标签,转变为开放的新高地,正从依靠矿产能源谋发展转向大数据产业的“领航者”,正从一个劳动力资源输出大省转变为吸引“贵漂”的人才集聚地。

  抓住了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富士康、京东、华为、阿里巴巴等许多知名企业选择在贵阳进行战略布局,累计签约项目投资超过千亿元,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目前,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兴建筑业,正在形成贵州加快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

【纠错】 [责任编辑: 陈剑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598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