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15年07月13日 15:06:3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林苗苗)7月8日起,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暨《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公众开放。其中,展览以丰富的史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一张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撰写《论持久战》的照片,将历史定格在1938年春。毛泽东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发表《论持久战》,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思想,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抗战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规律,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成为指导全国抗战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这次展出的《论持久战》一书,既有根据地的版本,也有在国统区的版本,体现出《论持久战》在国统区也受到欢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罗存康介绍。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以“敌进我退”的超常胆略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在广阔的敌后战场充分发挥中国地广人众的战略优势以及人民战争的威力,为构建持久抗战的大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正处于低潮。从1940年8月开始,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百团大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作战次数1824次,覆盖了除山东以外整个华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毙伤日军20645人,收复县城11座,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暗流,起到了积极作用。”罗存康说。

  照片《不能忘记他!》是摄影家徐肖冰在百团大战中拍摄的。在激烈的榆社攻坚战中,一位年轻的战士静静地倒卧在阵地上,侧向一边的头部流淌着鲜血。据徐肖冰回忆,“拍这张照片时,心里很沉痛。他还那样年轻,而很快就要被黄土掩埋了。我强烈地感到他不应该就此被遗忘,因而破例地拍下了这带血的场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大力发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使用了地道战、地雷战、水上游击战、交通破袭战、民兵联防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抗日军民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制作的铁雷、石雷等,多年后静静地陈列在纪念馆。当年,华北平原上的抗日军民利用地雷战,炸得敌人血肉横飞、心惊胆战。在1943年的反“扫荡”中,河北阜平五丈湾村民兵自卫队队长李勇和战友们共杀伤日伪军300多人,炸毁敌汽车5辆,李勇被誉为“爆炸大王”、晋察冀边区的“民兵英雄”。

  敌后抗战,举世瞩目。1937年11月起,美国海军观察员卡尔逊访问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到达延安,成为第一个访问延安的西方军官。

  展览中,尽管卡尔逊1940年在美国出版的《中国的双星》已经泛黄,但书中他对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宣传却依旧引人关注。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曾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发挥了独当一面的战略作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瞩目。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晓朋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590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