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专家呼吁净化网络语言:让低俗淡出、让文明回归

2015年06月02日 21:32:3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余俊杰 娄琛)国家网信办2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网络舆情调查显示,中国网络语言具有低俗化倾向,网络语言环境急需净化。

  这份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制作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归纳了网络语言低俗的三种倾向。一是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即部分网民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在网络空间谩骂,致使流言裹胁公众义愤。二是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有网民将自己的现实压力和不满情绪转化为恶意中伤。三是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单学刚表示,互联网带来了去中心化和权威解构,同时社会负面情绪、文化粗鄙现象也经由网络放大。网络语言低俗不仅扰乱了理性善意的交流,也对社会整体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对舆论事件当事人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些网民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对新闻上读到的自己并不熟悉的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2014年11月,四川泸州一名少年因感情受挫在微博中声称自杀,跟评中不仅有各种辱骂,还有“不行博主必须死”等恶意评论,最终这名少年因未能及时救治而身亡。

  而近期的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上海女教师撑伞事件中,部分网民也通过“脑补”情节以补全自己认定的事实,进而对当事人进行谩骂。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副主任蔺玉红表示,网络低俗语对青少年危害更大,青少年经常使用网络,但他们身心发展还未成熟,是受网言网语影响最大的人群。倘若处在充满负能量的网言网语中,孩子们可能变得困惑彷徨甚至激进暴戾。

  报告建议,应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净化网络语言环境。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认为,网络不是某个网民的“自留地”,而是数亿网民的“公地”,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道德操守、一致的运行规则、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让低俗淡出、让文明回归。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低俗网络语言环境下,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语言文明是国家精神文明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软实力水平高低的象征,必须重视对网络语言环境的净化。

  ·网络低俗语言调查:官员、城管、专家、医生、警察竟成"黑五类"

  ·透视网络低俗现象:新闻标题脏话连篇 视频有违伦常

[责任编辑: 黄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154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