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不一样的战斗——中国年轻人在机器人大赛中追梦

2015年05月31日 19:26:0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5月31日电(记者张墨成、朱文辰)危机四伏的地形,飞溅如雨的“炮弹”,散发着蓝色光芒的能量柱……一场没有硝烟的机器人大战从科幻小说来到了现实。RoboMasters201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南赛区在武汉一开战,便引来22支高校参赛队的激烈角逐。火力全开的战况刺激了大众的视听神经,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机器人比赛也可以如此炫酷。

  这是一场“不一样的战斗”

  RoboMasters201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秘书处共同主办,是一个激战类机器人竞赛。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的机器人比赛,往往只注重纯技术性,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很难看懂,也很难产生兴趣。“这个比赛把技术性与娱乐性、参与性结合起来,引进了年轻人喜欢的电子游戏的那种激战型模式。”活动承办方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邵建伙说,“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学术经验投入到比赛中来,从而体验到比赛和学习的乐趣。”

  单从比赛规则的制定来看,就足以激发机器人爱好者和极客工程师们的兴趣。

  比赛场地设在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内,四周竖起透明的防护围栏,场地中设有模拟各种战斗情境的障碍物。基地、维修站、瞭望塔、补给站,军事设施一应俱全。冲锋陷阵的机器人军团则有着严格的分工:2名步兵,2名射手,1名炮手和1名哨兵。

  邵建伙告诉记者,别看这些机器人相貌差异不大,其实都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参赛队在自主设计制造这些机器人时,要动用一切技术手段让它们能更方便地移动,更精准有力地打击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先进的高清图传技术,机器人第一视角拍摄的影像能实时传输到后方操作手的电脑屏幕上,操作手能身临其境地向机器人发出指令。

  “终于圆了自己一个梦”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战队在赛场上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汉族、回族、黎族、彝族还有蒙古族,机器人是他们共同的爱好。

  “第一次上场太紧张了,没想到一个机器人竟出现了故障,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刚刚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交手打成一比一平,队长曹中忠心有不甘。

  早在半年前,曹中忠还是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新生,痴迷于机器人的他选择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由于刚开始还不太懂技术,他跟着学长阮松波打杂,干些拧拧螺丝的活。在后来的训练过程中,精通射击游戏的曹中忠脱颖而出,成为队里的战术核心。

  阮松波则是团队技术的灵魂人物。“当时,我们最多的时间花在了设计发射装置上。”阮松波向记者演示,“刚开始我们想设计成类似于玩具枪那种弹簧式撞针的,后来想了两个星期,觉得还是摩擦轮最好。”

  有意思的是,当设计思路打不开时,阮松波会去逛超市,从日常用品中翻来覆去地找灵感,看能否把有些物品的制造创意,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由于不是机械专业出身,阮松波和团队成员在初期制造战车时感到尤为吃力。“这些铝板、铝条都是我们手工拼接,再用电钻打孔,螺丝紧固。”阮松波说,“其实我们的手工还不足,没有一体成型做得那般小巧,但是我们做得挺开心的,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想法都实现了。”

  “未来能涌现出无数的乔布斯”

  邵建伙一轮接一轮地观看了大学生们呈上的机器人大战后,深感此类比赛成长空间的巨大。

  由于这是全国第一次举办这种竞技类型的机器人大赛,为了吸引更多参赛者,承办方刻意降低了某些技术门槛。邵建伙说,“通过这样的比赛,我们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从事工科可以这样精彩,工程师不再是一种沉闷枯燥的形象,而是一个非常有趣、有意义的行业,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在中国社会形成一个好的基础。”

  谈到举办这类比赛的初衷,邵建伙说,最重要目的就是想推动中国新一代工程师的成长,让选手们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和创造能力,为中国制造带来突破。

  “年轻的工程师是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基石。”邵建伙说,“我们觉得机器人领域在未来能涌现无数的乔布斯”。

[责任编辑: 陈剑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546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