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赵望云与长安画派

2015年05月29日 02:30:52 来源: 人民政协报

赵望云先生1906年出生于河北束鹿乡,早在学生时代,他因与王森然等早期新文化志士相友善,受到新文化思想的启迪,逐步确立了革新中国画的志向。青年时期,是他探索新国画,用艺术反映人民生活的起步阶段。这一起步,他毕生没有停止过。

上世纪50年代,赵望云组织带领西北画界同仁,深入农村、工厂、工地,到一切火热的建设中去体验写生、创作,并与石鲁等赴埃及、苏联等国家考察写生、展览交流。倡导并帮助西安艺专(西安美术学院前身)设立国画系,并开始在全国首先恢复师徒授受优良传统,并以“科学实验”的方法开设培训班,培养国画人才。

1961年10月,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李梓盛、康师尧、方济众6人以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的名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国画习作展”。画展立即在首都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经中国美术家协会推荐,又到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巡回展出,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美术界普遍评价展出作品面貌新颖,具有新鲜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西北风格。中国美术协会秘书长华君武率先把这一支国画新军称做“关中画派”,也有称“西北画派”、“窑洞画派”的,后来诸论归一,称为“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坚持以人民、生活为艺术创作的源头,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有作为、有成就、享誉海内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其生命力之旺盛,得益于赵望云等先贤们所建立的充满生机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具有直面生活、不局于条条框框的创新性特征,更具有来自人民、来自生活,又把作品交给人民、交给生活予以检验的特征。他们带出来的学生,离老师最近,又离老师最远。指给学生一条路,教会学生怎样走一条路,沿着这条路去追根溯源,引得活水,自成面目。方济众曾经回忆说,赵望云老师就是给我们指一条路,要我们解放思想,发挥个性。这些特征恰是其理论体系的内核动力。

“一手抓创作,一手抓培养”,是长安画派一个优良传统。赵望云很早就强调过,创作是画家的中心任务。只有来自生活的创作才具备真正的人文价值,才是对时代的贡献和对历史的交待。他一生都在以他的创造做示范,反对陈陈相因。

不懈地追求真善美,是长安画派的永恒价值观。人民的真善美,是赵望云青年时代就理直气壮地阐发过的命题,他说劳动者的真善美最使他动心,人民的劳动是最美的、最生动的。张大千曾经说,我画马不及徐悲鸿和赵望云,悲鸿画的马是赛跑的马,望云画的是耕田的马,拉车的马。

这一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长安画派的几代人。他们在努力地创作人民熟悉、让人民动心的作品,以积极的态度为人民群众传递正能量,激发人民群众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信心。

(作者为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画家)

[责任编辑: 华政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7853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