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行走中国的俄罗斯元素

2015年05月27日 15:38:3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赵葳 陈畅)硝烟弥漫的手机市场近日吹来一股清新的“俄罗斯风”,Yotaphone2在北京首发。这款被俄罗斯总统普京当作“国礼”送给习近平主席的智能手机以其独有的墨水屏设计,为手机行业带来变革。

  2010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曾说过,俄罗斯人民从不乏创造力,但却不善于将这种能力转化为金钱。暂且不谈Yotaphone2是否能给俄罗斯带来梦寐以求的经济效益,俄罗斯人所拥有的创造力却是毋庸置疑的。那些虽经历中苏关系的风霜雨雪,却一如既往行走于中国的俄罗斯元素便是最好的注脚。

  文学

  俄苏文学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就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说到熟悉,缘于百年前,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俄罗斯作家开始登陆中国。《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名著至今被奉为经典,根据作品改编的话剧也时常出现在当下中国的舞台。

  从五四运动,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密发展时期,再到今天,双方文学交流起起落落。尽管如此,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依然无法回避来自苏俄作家的深远影响。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经典作家的作品在中国耳熟能详。俄罗斯文学以现实主义为土壤,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对哲学的探讨,几代中国文学爱好者在这些作品中浸润成长。

  说到陌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欧美文学大量引进中国,以及苏联解体等原因,导致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出版市场逐渐芳踪难觅,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更是知之甚少。

  进入21世纪,俄罗斯文学在短暂的离别后,又出现在中国读者的视野。年轻一代更青睐阿赫玛托瓦、曼德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等现代作家的作品。

  2014年,俄罗斯老作家格拉宁的小说《我的中尉》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并被译成中文。几番轮回俄罗斯文学再次叩响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音乐

  今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曾以一首高亢激昂的《喀秋莎》震撼红场,无数中俄军民潸然泪下。这首传唱于“二战”欧洲战场的苏联爱国歌曲于上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成为家喻户晓、一唱三叹的经典曲目。

  历史的选择及歌曲本身难以取代的魅力使俄苏歌曲与当时的中国人民产生共鸣,《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三套车》、《小路》、《海港之夜》等经典老歌以其特有的忧郁、深沉、感伤、悲壮浸润着人们的心灵。

  俄苏歌曲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一代。《白桦林》、《贝加尔湖畔》等流行歌曲虽为中国歌手原创,但都透露着些许“俄式忧郁”。

  近些年,不少观众在中国影视作品中也寻找到俄苏歌曲的痕迹。2010年,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被张艺谋导演搬上大银幕,其片尾曲《山楂树》便是根据同名苏联老歌重新编曲而成。曾经万人空巷的谍战大剧《潜伏》的片尾曲《深海》,则是根据二战时期苏联歌曲《神圣的战争》的旋律填词而成。此外,《斯拉夫女人的告别》、《小路》、《共青团之歌》等曲目也均出现在中国影视作品中。

  绘画

  俄罗斯美术与中国有着颇深的渊源。作为欧洲艺术的一部分,俄罗斯油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画派,该艺术包含了亚洲文化的丰富元素,其特有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情怀让普通的中国百姓倍感亲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更加密切。从1953年到1961年,中国先后选派33名留学生赴苏联学习美术,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创作和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

  此外,在苏方帮助下,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中国中青年画家。正是由于这样一段不同寻常的岁月,俄苏油画在中国美术界备受推崇。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强,在中国再度掀起了俄罗斯油画热。近年来,油画艺术逐渐成为助推中俄各领域友好交往的媒介和桥梁。

  北京、上海、哈尔滨、杭州、厦门等许多城市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俄罗斯油画展,许多当代著名俄罗斯画家,如罗玛什科、索科夫宁、拉罕斯基、昆古拉夫等,开始为中国艺术爱好者熟知。

  在艺术品投资者和商家的眼中,俄罗斯油画不仅充满艺术魅力,还有其背后的收藏价值和商机,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和潜力。

  建筑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而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是承载城市文化与记忆的重要符号。其中,苏式建筑便承载着那个特定年代的“红色记忆”。

  典型的苏式建筑的特点是:平面规矩,中轴对称,主楼高耸峭立,回廊宽缓伸展。这样的建筑在中国并不少见,就北京而言,人们首先会想到北京展览馆和“老莫”(莫斯科餐厅)。

  北展曾是北京最高的建筑。它的大尖顶、红五星已经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尤其是塔尖上那个巨大的红五星,被当时的年轻人视为“照亮前路的灯塔”。

  “老莫”餐厅坐落在北展旁边,像是一座小型宫殿,恢弘的穹顶有两三层楼高,各种雕塑和装饰繁复华美,色彩绚丽。在影视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足以感受它的气派和辉煌。

  苏式建筑在50年代的中国可谓遍地开花,从上海展览中心到武汉剧院,从新疆昆仑宾馆到广州中苏友好大厦,苏式建筑因其恢弘庄严的气势成为许多中国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电影

  2013年在中国上映的战争大片《斯大林格勒》将俄罗斯电影再次带入人们的视线。恢宏惨烈的战争场面中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与悲悯,使人们在感叹战争残酷之余,不禁赞美人性之温暖与伟大。

  影片的上映唤起了很多观众的前苏联情结。尽管中苏关系在特定的年代阴晴不定,但很多中国观众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前苏联电影的影响,这其中,战争电影居功至伟。

  对人物命运的关怀、对亲情与爱情的演绎可以说是苏联战争电影的优良传统和主要特点,《莫斯科保卫战》、《士兵之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等一系列经典影片成为老一代中国人的永久记忆。

  而今,俄罗斯电影正准备以燎原之势回归中国电影市场。在4月底举行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俄罗斯电影《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和《白夜》一举包揽了“天坛奖”最佳男女主角奖。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几十年间,中俄(中苏)关系历经起落沉浮、见证历史变迁。然而,这些鲜活的俄罗斯元素却一直行走于中国,融入人们生活,深植人们心中。

[责任编辑: 杨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542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