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陕西农民职业化破冰:经历大学深造 年收入过百万

2015年05月25日 07:36:0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培育职业农民,就是为了有效破解当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两大难题

  □崇尚科技,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广泛认同,也成为这一群体的共性特征

  □这个建立农业人才管理制度的过程,被称为一场由“身份”到“职业”的变革——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印记,而是一种全新的职业选择

 

  在西安市长安区,“瓜大姐”宁蒋娟也是小有名气。这个生于70年代、自称“土里土气”的大棚蔬果种植大户,前不久又有了一个新身份——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和宁蒋娟一起领到陕西省第二批职业农民“高级证”的,还有181名和她一样的农业从业者,他们获得的这一资格认定被称为该省对“农民”这个职业的最高“职称”。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育和认证“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为此确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陕西名列其中。事实上,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此前已在该省尝试破冰。2011年至今,陕西省已认定第一批高级职业农民84人,中级职业农民399人,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第二批高级职业农民182人。

  这些获得认证的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庄稼人”,更贴切的称谓应是“农业从业者”。此次认证的陕西省第二批高级职业农民,像宁蒋娟这样的“回归乡土”者不在少数。他们中,有大学毕业的回乡创业者、有半路辞职的公职人员,大多经历了大学深造、外出闯荡,而后带着自己的理念返乡创业的经历。

  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为38.6岁,55%年龄在40岁及以下,30岁及以下的42人,占总数的两成多。最小的,是一位从事生猪养殖的22岁小伙子。这些大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的大专或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多为规模种植、规模养殖,或复合型农业产业,有的年收入过百万元。

  从“逃离农村”到“回归乡土”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根本不谈种地——一句话刻画出当下农业的尴尬和隐忧。出生在秦岭脚下长安区大兆村的“农二代”宁蒋娟,就是典型的例子。

  自小,宁蒋娟就帮着家人田间劳作。初中毕业时,“逃离农村”成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愿让田里的泥巴糊了鞋子,还有针尖一样的麦芒,“扎得人难受”。

  和很多农村出来的年轻人一样,宁可租房打工,也不回乡务农,初中一毕业,宁蒋娟就跑到城市里闯天下。摆路边摊、卖蜂窝煤、开小饭馆,什么赚钱干什么。20年下来,也算闯出了一片小天地,买下属于自己的铺面,开起小有规模的酒家,“可比种田赚多了”。

  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低,产业收益低,导致从业人员流失严重,农村“空心化”、土地“撂荒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陕西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育职业农民,就是为了有效破解当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两大难题。

  按照“调研试点先行、做好制度设计、实行精细管理、规范稳步发展”的原则,陕西省的探索和尝试在全省铺开。宁蒋娟的回归,正是源自对农业转型发展的全新认识。

  “那是一场介绍土地流转惠农政策的讲座。我第一次知道,农业还有另一种做法。”新型农业的美好前景,激起了宁蒋娟回乡创业的热情。

  放弃安稳的生活,宁蒋娟投资30万元,流转来50亩土地,建起22个竹木大棚种西瓜。却没想到“出师不利”——不懂技术,加上信息不畅、不会营销,宁蒋娟种出的西瓜个头小,卖不上价,还有不少烂在了大棚里,一下子就赔进去20万元。

  备受打击的宁蒋娟蹲在大棚前,很快想明白一个道理:要做现代农业,技术是根本,“咱虽是农民出身,怎么种好地还得从头学”。

  宁蒋娟找到区上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始认真学。从种植技术、病虫害预防,到合作社管理、农业法规等培训,“搞明白了很多不懂的事,还认识了不少土专家”。

  在农广校、农技中心、农检中心帮助下,宁蒋娟引进了新品种,建起钢架大棚,又学习山东寿光扩建日光温室,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瓜大姐”。

  当初的粗放园,如今已变成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设施园。110亩流转土地上,宁蒋娟拥有31个钢架大棚,一个育苗棚和3栋日光温室,所在合作社也由最初的6户发展到38户,年销售收入达到160多万元。

  去年4月,经过农广校组织的职业农民培训,宁蒋娟被推荐参加西安市首批中级职业农民培训考试。今年2月,她又通过省级考试,获得职业农民的“高级”认证。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姚润萍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6812783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