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细数简政放权中的“中梗阻”

2015年05月13日 08:41:27 来源: 新华时政

  简政放权持续发力。据报道,过去一年多来,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然而,在简政放权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存在“不愿放权”、“明放暗不放”、“剪指甲”等现象。这些行政审批改革中的“中梗阻”现象,让中央的一些改革举措无法落地生根,甚至在地方遇到“挂空挡”的局面,势必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给当前的经济运行增加摩擦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杜绝种种“中梗阻”,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改革的成果,提高民众的获得感。

  现象一:处长给部长“把关”

  4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亟需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简政放权进程。“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总理说。

  这种被总理批的现象被一些网友戏称为“处长治国”。据报道,在有些部门,一个处长的一句话就能左右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金和项目。

  事实上,“处长把关”影响行政成本和行政效率的现象,被普通百姓诟病已久。而在简政放权的今天,总理提到的“处长把关”卡住中央好政策,充分说明简政放权中一些工作没有到位。

  因此,要破解这一困境,首先要规范权力运行程序,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将处长们的权力清单晒在阳光下。只有以严格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为处长们行使职权划定清晰边界,对处长手中的权力进行清理和规范,才能避免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扭曲为处长们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某些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现象二:盖章变“跑章”,百姓跑断腿儿

  长时间以来,老百姓办企业、跑项目、办事情、开证明……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到政府的相关部门盖一堆的章,通常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把事情办好,以至于“跑断腿、磨破嘴,跑了十几个部门、盖了十几个章”的现象层出不穷。

  “盖章难”成为百姓不得不面对的一件闹心事。闹心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需要盖章的名目多,他们还要面临各种奇葩的盖章理由。媒体报道,除了证明“你妈是你妈”以外,还有人被要求去开“人品证明”、“非故意烧毁钱币证明”、“证明自己还活着”……

  “盖章难”原本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盖章难就难在了审批部门多、审批环节多,以及由于利害关系滋生的问题多。近年来国家逐步实行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改革力度空前,就2014年一年,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21次总理就部署了 “简政放权”,一年多时间取消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条例。在这种情况下,今天某些公权部门没有真正转变思维,树立服务意识观念,还说明我们的简政放权还有一些地方部门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现象三:“红顶中介”蚕食简政放权改革红利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部署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重点整治中介服务事项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中介服务乱象,规范和引导中介服务。《通知》要求清理的中介服务乱象剑指“红顶中介”。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这早已是“红顶中介”公开的秘密。不少“红顶中介”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大兴乱收费之举。

  “红顶中介”乱象的危害众所周知,可以说,其中的弊病若得不到彻底清除,简政放权改革的效率和成果,就会大打折扣。

  “红顶中介”,虽然面向市场,却受到庇护,与政府行政审批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简政放权的今天,有些部门不愿放手的审批权力,一些官员不愿丢弃的既得利益,一同被隐蔽地转移到“红顶中介”手中。

  其中,高额的评估和审批费用常被人诟病。审计署2014年6月公布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13个中央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采取违规收费等方式取得收入近30亿元。

   

  现象四: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 简政放权变“数字游戏”

  长久以来,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不但束缚市场活力,有些还沦为腐败的温床。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

  专家曾表示,长久以来,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简政放权常常是这边减、那边增,一些行政部门设立下属事业单位承接“业务”,甚至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变成“数字游戏”。

  “他们要么把权力事项捆扎打包,以减少项目数量;要么搞政策取舍,没用的就下放,有利可图的就抱在怀里。”网民“晚平”说。

  也有网民表示,一些地方出现了“放小不放大”、“放虚权不放实权”等乱象。“有的部门对触及深层利益和权力的改革不敢跋涉险滩、啃硬骨头,继续等待观望,有的部门对权力寻租的继续青睐,甚至企图从中寻觅更大寻租空间。”网民“小谢闲”说。

  其实,简单地把多个项目合并成一个,从数量上看似乎减少了,但这样的“数字游戏”并不能使企业和社会真正“松绑”。简政放权的目标,绝不是让市场、社会主体超越法律规范“任性而为”,而是把该放的权力放掉的同时,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于子茹  实习生雷灵)

李克强: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

【政解】“证明自己还活着”式尴尬如何破除?

【新观察】中央重拳整治“红顶中介”意旨何在?

【新华访谈】哪些难题困扰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

简政放权怎样避免成“自由落体”?

简政放权,为何有“温差”?

[责任编辑: 张雪花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779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