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中国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 在中俄界湖为迁徙候鸟投食

2015年04月04日 09:02:3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4月4日电(记者王凯)中俄界湖兴凯湖天空湛蓝,茫茫的湿地上不时有成片野鸭、大雁围着湖面飞翔,密山市实验中学初一四班学生张旭和同伴在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拎着一大袋子玉米粒和稻谷,向湿地中走去。在远离道路的一处塔头湿地,他们停了下来,用瓢将谷物纷纷扬扬地撒在湿地里,100多斤一袋的谷物不一会儿就投撒干净。

  这是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省进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的工作之一——为国际候鸟投食。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动物保护以及兴凯湖管理部门等在中俄界湖兴凯湖共同为迁徙的候鸟投食1吨。

  2014年中央拨付兴凯湖湿地4000万元作为该区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经费,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是通过给予湖区中农民补偿,保留秋收时节的田地作物,加之部分人工投食,以此作为迁徙候鸟的食物。其次是有序开展湿地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保护这处作为国际候鸟迁徙主要通道的重要湿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十袋盛满稻谷和玉米粒等候鸟喜食的作物,被当地保护管理人员扛到兴凯湖湿地中,当地小学生和工作人员同时向湿地中投撒作物,工作人员撤走不久,就有大雁等大批候鸟群降落到投食点觅食。

  “兴凯湖是我们的母亲湖,鸟类是我们最钟爱的朋友,如果没有它们,地球会毫无生机。”张旭说。

  兴凯湖是中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1997年首批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2001年加入拉姆萨尔国际湿地公约,已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鸟类资源最为突出,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中转站。每年途径兴凯湖的迁徙鸟类就有290余种,150多万只。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湿地专家于洪贤说,在兴凯湖湿地对候鸟投食,对保护湿地环境以及下一代的教育意义重大。

  黑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克杰说,2014年,中国部分重要湿地开展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兴凯湖湿地保护区成为首批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试点单位之一,试点工作的开展将对改善湖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候鸟迁飞通道安全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责任编辑: 张明宇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487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