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一家小饭馆的"思路"变迁

2015年03月27日 08:45:02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这块地得尽快出手!”

  “不好卖啊……”

  前几天,我到位于福建省南安市九都镇秋阳村的舅公家串门。还没进门,就听见客厅里激烈的讨论声。

  “山仔边(地名)的那块地不知道咋整,真是添堵!”看我一脸疑惑,舅公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姑一边倒茶,一边告诉我。

  山仔边的那块地,我略有耳闻。前年购置地皮的时候,邻里乡亲都说那块地依山傍水,直夸舅公一家好眼光。

  可这风水宝地如今怎么成了“烫手的山芋”?

  就从舅公家的发家史说起吧。2008年,山水田园旅游路线走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舅公一家在邻村的景区附近开起了绿色天然的“农家乐”。靠着经营有方,“农家乐”一下子“火”了。

  后来,舅公一家进一步拓宽经营思路,琢磨起“高端优质客户”,尤其“瞄准”了那些当干部的。为此,他们专门装修了几个包间,推行“私人订制”,专供公职人员接待就餐。果真,这个“新市场”带来了不少利润。因为口味地道、口耳相传,远道而来的客人还真不少!“包间至少得提前一周预约,我和你表叔亲自选购食材、监督烹饪、购置烟酒,忙得不亦乐乎。”表姑说。

  “这家店菜色不错,可就是地方太小了。”某次宴请接近尾声,一位干部模样的人随口一说,站在一旁的表叔可入了心,这不正是新的“商机”吗?

  生意蒸蒸日上,置地盖个“升级版”饭店的议题,在舅公家的家庭会议上全票通过。

  用了几年的积蓄,舅公家前年终于拿下了山仔边的一块地皮。选址清幽宜人,食材选取方便,大伙儿“磨刀霍霍”,一想到建成后的小酒楼兴许还能成为政府公务接待的“后花园”,精神就倍儿爽。

  不料想,正当表姑兴高采烈地张罗着勘测、规划时,风向急转,包间的生意日渐萧条。“起初,我们都没在意,做生意总有个淡旺季之分嘛!”表姑告诉我,那时候,他们还认为中央八项规定不过是“台面上念叨念叨”,大家明里不敢,暗地里哪能少了吃喝?

  可这回,曾为自己的“精明”暗自得意的表叔打错了算盘。十天、一个月、半年……以前的“贵宾”仿佛一夜蒸发了。表姑也像瘪了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更别提张罗勘测、规划、盖房子了,地皮就这么搁置着,原“农家乐”的几个包间也早已面向所有游客开放,再也不是“专用”、“特供”的代名词。

  “本以为城里抓得严,在乡下吃喝隐秘安全,是个好市场,不料这次栽了个大跟头。”表叔十分懊悔,“地皮转手吧,买家难寻;留着,要是回不了本金,就像‘烫手的山芋’啊……”

  “八项规定是动真格的,这块地可另作他用。”看着垂头丧气的表叔、表姑,我接过话茬,并向几个表兄妹使了使眼色。一直没开腔的表弟,推了推黑框眼镜说:“地留下来建家庭小旅馆,怎么样?”

  表姐也开了腔:“建个小农场,种些草莓等瓜果,现在流行去采摘……”

  在一旁玩耍闹腾的表兄妹们的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建言,要建一间风铃房、一间稻草房……

  “现在都流行家庭农场啦?”表姑的声音响亮了几分,想必精明的生意人受到了启发。来年,“烫手的山芋”兴许就成了“香饽饽”。

  舅公老两口笑吟吟地说:“旅馆、农场建好,我们再以清甜的山泉水下锅,给客人奉上闽南地瓜粥、面线糊,清清淡淡,福寿绵长啊!”(福建省石狮市纪委 陈伟鹏)

[责任编辑: 李志强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27627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