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新华网 > > 正文

7389封感谢信诠释爱岗敬业真谛 ——记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下)

2015年03月03日 08:56:33 来源: 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中国江苏网3月3日讯 “我从没写过感谢信,但‘158’雷锋服务站实在让我感动。”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这样写道。美国辉瑞公司的李海滨在南京火车站接回刚刚在哈尔滨做完手术回宁的岳父。他目睹施凤英等客运员对他岳父就像对亲人一样,更重要的是“158”对每个残障和病患旅客都一样热情而真诚,感动之余写下人生第一封感谢信。

  十几年来,“158”收到7389封感谢信,每一封都诉说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河南乡下娃的南京妈妈

  在河南省上蔡县东岸乡,高广辉逢人就说自己在南京有亲戚。祖祖辈辈都在河南,怎么会冒出个南京亲戚?

  2003年10月27日,施凤英在车站发现一个脏兮兮、背着旧书包的男孩,赶紧买来泡面,孩子狼吞虎咽一下吃了两碗。下班后,老公陈晓明见她领回一个脏兮兮的孩子,便一起给孩子洗澡换新衣服。孩子终于说出自己叫高广辉,10岁,是上蔡县东岸乡人,因为被老师批评就逃了出来。施凤英赶紧联系孩子父亲,高广辉的爸爸赶到车站,看到穿着一新的孩子时,握着施凤英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

  47年来,在南京火车站得到过帮助的旅客不计其数。施凤英、黄吉莉为发生意外、囊中空空的人买票、买食品;倪萍抱着满身污垢的残疾乞丐上楼梯;孙燕光送安徽山村的失散女童回家,只身走了十几里地的羊肠小道……“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不仅是“158”的岗位职责,更是她们坚守精神家园的爱心升华。

  你们的声音有颜色、很温暖

  “虽然我无法看到‘158’姑娘们的面孔,但她们的声音是我听到的最美的,有温暖、有颜色。”写这封信的旅客名叫欧阳志辉,一位盲人按摩师。2012年春节,他和妻子准备回老家过年,出发当天,妻子意外扭伤了脚,到达检票口时离开车时间仅有半小时。一个有健康的眼睛,腿脚却有伤;一个有健康的双腿,眼睛却看不见,刚进候车大厅两人就蒙了。钱明洁和马晶很快来到身边,一直把他们送上车安顿好才离开。南京“手佳”公司500多名职工中九成是来自外地的盲人,董事长杨丽娟说,“158”每年主动为他们往返南京提供义务服务。有了“158”,许多盲人视为畏途的长途旅行不再可怕。很多盲人从黑龙江、四川等地乘火车来到南京,学技能、找工作,自食其力。

  在“158”,人人苦练绝技,个个争当“活规章”“活地图”,上海到乌鲁木齐是全国铁路里程最长、停站最多的线路之一,这里许多人能一口气报出所有停靠站和到发时间。外语、手语、心理学、急救法成为姑娘们的必备技能。一本1200多页的《中国手语》教材被黄吉莉翻得很旧。蔡琳在铁路干了30年,她妈妈说:“琳琳就像着了魔,天天对着电视学手语。”现在,“158”的姑娘们和聋哑旅客交流越来越顺畅。

  爱,从南京辐射全球

  “老母亲对你们的服务赞赏不已,让我一定要感谢你们。在国外多年,这样的服务却不曾见过,非常令人钦佩。”一封来自德国拜罗伊特市的信,是旅居德国多年的吴志明写来的。他曾带着年过九旬的母亲到南京祭祖,受到施凤英等人体贴入微的服务。

  “2011年6月21日,我带着87岁的母亲从南京到武汉,在‘158’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照。母亲曾乘坐国外航空公司的公务舱,她觉得‘158’的服务比人家一点也不逊色。”写这封信的人名叫矫爱平,是中国外交部驻外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

  高铁时代,面对旅客的多元需求,“158”秉持“有需求有服务”“多问候多沟通”的服务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客运员许慧玲说,每当听到旅客说自己去过很多国家,“158”比起机场、飞机头等舱服务也毫不逊色时,特别自豪。

  2012年春节期间,年届九十的美籍华人萧志刚从美国回来探亲,乘坐G7006次列车到南京。年事已高的他行动不便,随行亲戚又携带大量行李,无法出站。施凤英及时推着轮椅来到站台,扶老人上车,并一直护送出站。20天后,萧老先生又乘坐G7005次列车去上海乘飞机赴美。当天施凤英正在发烧,但她仍坚持用轮椅将老人一直扶进车厢。老人拿出美元酬谢,被她婉言谢绝。老人激动地拉着施凤英合影留念,说:要把这张照片带到美国去,用它颂扬祖国的文明和进步。

  为熬夜候车的旅客送碗热粥;为哭闹不止的小孩送上糖果、小玩具……为了让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顺利出行,“158”雷锋服务站在细节上为重点旅客着想,提供人性化温馨服务。

  7389封感谢信,将两个大储物柜塞得满满的,每天还在不断增加。这些信,有寄给铁路部门领导的,也有直接寄给“158”客运员的。这些信,记录着“158”雷锋服务站留下的足迹,凝聚着“158”雷锋服务站工作人员的真爱与付出。

  空乘专业毕业的蔡琳说:“旅客来信中那些滚烫的话语,成为我推下一辆轮椅、帮助下一个盲人的动力。”钱明洁是现在“158”中年龄最小的,她说:“旅客的一声问候,一句感谢,一个拥抱,对我来说都是最大的满足和快乐。”义务帮,不止是一句准则,一个承诺,更是服务站的姑娘们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真实想法和强烈愿望,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自觉与幸福。

  今年情人节,盲人夫妻田登封和周华专程打车从手佳盲人推拿中心来“158”送喜糖。小两口笑着说:“我们常年来来去去的,‘158’的姐妹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就是我们的亲戚,办喜事哪有不请亲戚吃喜糖的道理。”

  “158”雷锋服务站的所有人,总是将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们是“盲人乘客的眼睛,聋哑旅客的翻译,幼小孩童的阿姨,年老旅客的港湾”。 本报记者 吕妍

  原标题:7389封感谢信诠释爱岗敬业真谛 ——记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下)

[责任编辑: 刘强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60127797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