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赵红:行走爱心邮路

2014年12月19日 08:24:40 来源: 人民日报

  河北秦皇岛市邮递员赵红,在长达14年的投递路上,风雨无阻,行走10余万公里,送信超过900万份,其间从未出现过一次错投或漏投。老人下楼不方便,他就把邮件送上楼;用户不在家,他就贴心地留条或告知左邻右舍;收信人是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他干脆当起了“保姆”。

  如今,这份爱心正在开花结果。邮政局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赵红投递班”,10多名像赵红一样的“绿衣天使”对各自投递段上的贫困、孤寡老人定点帮扶,悉心照顾,爱心正随着邮路由近及远传递开来。

  多问多跑,让160多封“死信”复活

  早晨7点,赵红提前来到邮局,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拣信、分信、取报、盖戳,一样也不马虎。

  赵红是个农村娃,2000年,18岁的他进城务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上了邮递员。为了尽快熟悉投递路线,赵红每天第一个到投递站,最后一个离开;为了练好盖邮戳的基本功,他手上磨出了水泡。凭借巨大的努力,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邮递员。

  然而,工作上的难题总是接踵而至。近些年,由于城中村改造,许多居民搬迁了,地址的变化给投递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多问、多跑,一直找,总会有结果的。”赵红说。

  就是这朴实的原则,让160多封几乎无法投递的信件复活。有一次,他在分配信件时,发现了一封来自黑龙江的信,收信栏上只写着“迎秋里18号”这几个字。迎秋里是个大社区,仅凭这寥寥几字,想找到收信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赵红没有放弃,他利用工作之余,敲开了迎秋里社区所有地址写有“18栋”或“18号”的门,逢人就问是否有在黑龙江的亲戚朋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收信人张先生。

  义务照顾瘫痪孤寡老人8年

  张桂芝老人年逾八旬,无儿无女,又半身不遂。赵红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得知了此情况,不仅每天将报刊送到老人床前,就连买米、买油、换煤气也被他主动承担下来。“我觉得谁都会年老的,肯定都需要帮助”,赵红没多想,将所有的爱心化为行动。

  后来,老人家的保姆有事要离开几个月,这可把老人急坏了。她第一时间想到了赵红。为了不耽误工作,同时照顾好老人,赵红回老家做通了妻子的工作,夫妻二人一同服侍在老人身边。吃饭、饮水、擦身、叠被,每一个动作都融入了小两口对老人诚挚的爱。赵红就这样照顾了老人8个年头,直到老人搬家。

  老人离开了,赵红义务帮扶的爱心善举却仍在继续。10多年来,投递段上哪个社区哪栋楼有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住户,赵红都心中有数。他不仅把信件送到住户家里,还主动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成了社区贫困、孤寡老人的好帮手。

  王坤荣50多岁,独自带着17岁、正在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本已很艰辛,去年她又得了脑瘤。赵红得知后,主动与她联系,与其他几个邮递员定期来家中看望她,陪她聊天、谈心,还一起包饺子,让她在逆境中找到了内心的支柱。“真的感谢他,不然这几年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挨过来。”王坤荣眼眶湿润了。

  爱心帮扶力量不断壮大

  秦皇岛红阳老人公寓住着30多位孤寡老人和伤残人士。从去年开始,这里焕发出勃勃生机,10多个“绿衣天使”定期给老人送信、读报,还送来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谈心,甚至成为老人紧急呼叫的“120”。

  原来,在赵红精神的感召下,市邮政局2012年成立了以赵红名字命名的“赵红投递班”,班组共有14名成员,爱心帮扶的力量不断壮大。

  得知赵红班组会来探望,73岁的田惠芳和78岁的朱桂荣两位老人早早便等在公寓门口。见到“老朋友”,她们快步迎上前去,一把挽住赵红们的胳膊,满脸幸福地往里走。两年以来,他们之间已建立起浓厚的亲情。如今,公寓的老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这群温暖、有爱的邮递员了。

  “自从成了赵红班的班长,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下一步,我准备和更多的社区结成对子,搭建起一张更大的爱心帮扶网络。”赵红说。

【纠错】 [责任编辑: 冯文雅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7317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