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职场怀才不遇心态普遍?评价体系单一致人才尴尬

2012年12月21日 08:54:3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超八成中国人自认为被大材小用?近日,一项来自国外的调查报告,引发中国网民对于职场心态的广泛讨论。专家分析,职场中存在的“怀才不遇”心态,与“人才高消费”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以学历为主的单一社会评价体系所造成的就业市场困境。

    一项调查引发“怀才不遇”讨论

    近日,一项由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全球工作监察调查”被中国网民集中讨论。这项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排名第二、第三位的是土耳其和希腊,分别有78%和69%。该调查被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广大网民的热议。

    根据媒体报道,这项调查涉及在全球32个国家,于今年7月到8月之间通过网上问卷形式进行,受访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他们每周至少要工作24个小时,而且每个国家的受访人数不少于400人。

    对13亿人口而言,这项“受访人数不少于400人”的调查能说明什么问题?有批评者指出,调查标准模糊,样本较少,明显缺乏科学性,“八成中国人自感大材小用”的调查结论本身就缺乏科学论据。

    虽然准确程度有待商榷,但是这项来自外国的调查报告,却挑起了中国网友对于职场自我定位和就业心态的讨论。一时间,在网络社区论坛、在微博中诸如“你是否被大材小用”,“你是否感到怀才不遇”的小调查纷纷出现。

    “现在的工资太低,确实存在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的现象”,“社会潜规则盛行,就业不公,人才上升通道狭窄都导致怀才不遇”,“现在的人只会抱怨不会踏实做事,社会风气浮躁”……网友对于工作待遇的吐糟,对于职场浮躁心态的批判,也将这个小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是情绪宣泄,还是社会问题?

    面对“八成中国人大材小用”的调查结论,网友们首先将其归因于不少职场人士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情绪宣泄。

    有网友称,“大材小用”本身是个伪问题,在工作上,能够实干,能够脚踏实地,任何工作是“干”出来的,不能指望“牢骚”和“抱怨”能给自己带来好工作、好职位。

    在北京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做了6年人力资源主管的谭娟,对近年来就业市场中的浮躁情绪感触颇深。“以前求职应聘的淡季旺季分割明显,现在几乎每天都有面试,公司人员的流动也比较频繁,盲目求职、轻易辞职的现象也能看出人们浮躁的择业心态。”

    而舆论则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社会环境上。有评论称,如今权力、金钱、关系在社会用人制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找关系、打招呼、递条子这些潜规则在就业领域的盛行,阻碍了人才的上升通道,社会中“怀才不遇”的怨气也由此增多。

    对于职场中“大材小用”、“怀才不遇”的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称,“这种现象在社会高速发展变迁过程中比较多见。”

    陈光金表示,在社会快速发展中,社会发展提供的美好的愿景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但是社会能够提供给人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又是有限的,所以在某个时间段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发展的机遇。

    “愿景与现实之间,形成了‘欲望’与‘可能’的差距,再加上社会不公的出现,在比较中人们会产生心理落差,这个差距越大,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就越高。”陈光金说。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 编辑: 黄玥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4126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