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王岐山开座谈会 8专家会上"争鸣" 财产公开成焦点

2012年12月03日 07:19:45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打印
【纠错】

  ■ 专家说法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引热议专家学者认为有助于反腐制度设计更加科学有效

  对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上提出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引发与会专家学者的热议。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王岐山提到纪委监察干部,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就是对纪委监察干部这个领域、这个行业所有的领导同志和纪委监察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信任,更要有监督。实际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也是这样,监督的制度很重要,再好的干部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的机制,没有有效的制度,都会有腐败的可能,“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好”。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称,西方很多制度设计是假设人性恶,假设所有人都是坏的,导致制度设计走向法治化。我们要是假设人人都是圣人的话,对他们都是高度信任的,更希望的是道德自律和道德约束,这种情况下制度更大程度是一种形式的东西。制度到底是基于人性善的盲目信任,还是人性坏的假设,我觉得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是有积极意义的。有助于制度设计本身更加科学有效。

  北京大学宪法和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认为,西方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有一种人性恶的假设,而中国则强调人性善和“大多数人是好的”,虽然“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没有积极肯定西方的那个假设,但实际上也涉及那个假设的一些意思。

  ■ 同题问答

  网络曝光腐败案件 回应查处效率高了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

  新京报:你觉得目前国内反腐的氛围怎样?

  马怀德:十八大以后,社会公众的期待很高也很强烈,觉得反腐倡廉是个大事,成大家拭目以待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家的期望值比较高,社会的共识度高。

  第二个变化是,十八大以后,包括网络反腐、舆论监督和民众监督的渠道、方式、方法都更加宽松了。

  新京报:这些年来反腐在思路上有何变化?

  马怀德:我觉得是三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预防和源头治理;二是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三是更加注重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在人民群众有这方面强烈期待、和新兴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凝聚共识。

  何增科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

  新京报:你觉得目前国内反腐的氛围怎样?

  何增科:老百姓有很多期盼,官方回应民众的需求,包括网络、微博等曝光的腐败案件方面,及时的回应和查处,效率提高了很多,这是一个大家感到非常高兴的事情。中纪委跟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说明更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更重视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的水平,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新京报:这些年来反腐在思路上有何变化?

  何增科:反腐败本身要走向深入,要出长效机制,一些基础性的上游的法律制度安排必须要有,现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不涵盖党务公开的,预算法本身没有从预算民主的角度考虑预算法,包括重大时间决策程序,如何能符合科学的决策,这些都是缺位的。

  周淑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新京报:你觉得目前国内反腐的氛围怎样?

  周淑真:十八大报告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里话,大家深感鼓舞。

  “肃贪、治乱、共富”成为了人民群众急切的盼望,反腐败这杆大旗具有巨大号召力,反腐倡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问题,越来越成为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反腐败众望所盼。

  新京报:这些年来反腐在思路上有何变化?

  周淑真:我觉得变化是反腐更为明确清晰,视野也更开阔,更能从制度建设方面考虑。(记者 刘一丁 李超 郭少峰 邓琦 实习生 叶宇婷)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 编辑: 姚润萍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