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比基尼童模成人的镜子?

2012年11月20日 09:00:57
来源: 北京晨报
【字号: 】【打印
【纠错】

  活动现场的比基尼童模。海川/摄(来源《武汉晚报》)

  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国际会展中心“2012楚天汽车文化节”现场上,几名身着比基尼的女童车模亮相,引来围观。此事被发到微博上,引起强烈反响,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吐槽车展主办方、汽车厂商、家长。

  反对

  消费纯真何太急

  为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各大车展的主办方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暴露车模、人体彩绘等手段层出不穷。当大众对香车美女式营销逐渐感到审美疲劳时,又有人突发奇想,将纯真的儿童绑架到车展这辆商业战车上。

  与成人车模不同,儿童比基尼车模的看点显然不在其身材,而是通过对纯洁童真的消费,以“意识不良”的软色情方式,满足部分人的猎奇心理。然而,成人化包装的矫饰造作,恰恰背离了儿童应有的天然纯真。卢梭曾说过,“在人生的秩序里,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当儿童站在靠性感博出位的车展舞台上,像成人一样搔首弄姿,这既是对孩子的误导,也是对童真的扭曲。

  对于某些缺乏道德血液的商家而言,在利益驱动之下,也就把社会责任感抛之脑后,顾不上对未成年人身心的呵护和权益的尊重。然而,作为父母,总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在社会浮躁的浪潮中随波逐流。将孩子过早带入成人世界、商业舞台,或许能满足家长一时的虚荣心,让家长获得短期的物质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只会剥夺孩子的童真与天性,让孩子形成功利错误的价值观。

  犹记得澳门小童星容韵琳,曾因在春晚上献唱《七子之歌》而备受注目。容韵琳一朝成名后,其父母并未把她当成摇钱树,而是拒绝了诸多电影圈、唱片界伸来的橄榄枝,为其营造了和普通人一样平静的成长环境。容韵琳父母之所以能拒绝名利的诱惑,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短视,不愿让孩子承担过多与其年龄不相匹配的负担。须知,孩子需要的不是闪光灯,也不是出场费,给其自由自在的成长环境、健康自然的成长轨迹,才是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

  段思平

  儿童保护的缺憾

  女童身着比基尼,参加商业演出,到底该如何看待组织方、家长们的行为呢?这几天网络舆论也在持续发酵。

  有人说,当事人的说法更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童模的妈妈觉得很委屈。她曾带孩子多次参加童模比赛,并认为通过走秀,可以让孩子身体更健康,性格更开朗。“他们是不是想歪了?”这位妈妈的看法也许不无一定的道理,似乎也为尴尬的主办方挽回了一点面子。

  不过,家长一厢情愿的看法,包括孩子自身的感受,有时并不能代表儿童受到了很好的保护,更不能代表儿童健康成长的方向。

  儿童健康成长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儿童有时是没有判断力的。比如这次车展,可能在儿童们看来,跟一次幼儿园的文艺演出没有什么两样,她们甚至于很开心。但是否存在着不利影响,是否存在潜在的身心伤害,是否存在着不良后遗症,眼下她们恐怕全然不能知晓。她们开心了,笑了,并不能代表她们没有受伤害。这正如前不久发生的另一个虐童事件中的主角一样。有人说虐童幼师将提耳朵的儿童放下时,他笑起来了,所以不存在虐待。事情真是这样的吗?如果儿童的感受就意味着一切,那么发达国家为什么要有监护人制度?要有儿童保护组织呢?

  家长认为正确的事情,也应该辩证看待。影片《刮痧》所反映的中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情节,人们想必还记忆犹新。中国人认为刮痧很好,但在美国人看来,带孩子去刮痧意味着对孩子实施了虐待,儿童保护机构和相关法律就不予原谅。再比如,对家庭中出现的一些较为严重的侵犯儿童权益的行为,家长连监护权也可能被剥夺。同样,带孩子穿比基尼当车模的行为,是否存在着误导,存在着对孩子的心理虐待,恐怕也不能仅由家长说了算。

  严辉文

  赞成

  不必上纲上线

  女童身着比基尼亮相车展,也不完全是坏事,也有其好的一面。在多数人眼中,车展就是纯商业活动,其实,这是对车展的误会,现在汽车已进入普通的家庭,汽车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成了一种文化,现在不少地区不都在举办汽车文化节吗?说明汽车文化已被大众接受。

  汽车既然也能成为一种文化,女童们出现在车展现场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现在都时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女童身着比基尼亮相车展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首先一点,只要主办方不占用女童的学习时间,本着“重在参与,展示个性”的目的,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其次,只要我们家长不存在功利性,没有把女童作为“摇钱树”,我想,即便让孩子当回“比基尼车模”也没有什么,这毕竟锻炼了孩子,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提升。

  而我们一些公众为什么动辄对“童模”上纲上线呢?一方面,我们还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童身着比基尼亮相车展有些伤风败俗。比基尼也仅仅是一种服饰,也只能是个性的展示,这种一穿比基尼就痛批,多少有“比基尼恐”的毛病;另一方面,我们一些人总认为,学生只能端坐在课堂里,就不能参加社会活动,如果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就认为家长、商家把孩子推到“挣钱第一线”,就是对孩子的心灵摧残,让孩子沾上铜臭。

  一些网友把女童身着比基尼亮相车展批评得一无是处,甚至还上纲上线,这就有点犯“批评主义”的老毛病了,现在我们一些网友、公众快成“批评家”了,只有出现新生事物,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盲目地拍砖,这也是一种“批评癖”。无论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利的。作为一个理智的网友,应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这样才是一个理智的网民。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 编辑: 苏影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