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名楼申遗:文化追求还是市场噱头

2012年11月06日 09:24:3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打印
【纠错】

  ■焦点观察

  少数名楼以文化传承的名义联合申遗,只是将抽象的中国名楼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无限性”,异化为利益均沾的“有限性”

  从2012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市长论坛暨第九届名楼年会上获悉,鉴于各地政府未能达成统一共识,此前引起各方争议的“中国十大名楼联合申遗”计划暂时搁浅。十大名楼许多都是现代新修的,仅岳阳楼、天一阁等少数楼阁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好多连文保单位都不是,属于“假古董”。(11月5日《北京晨报》)

  这些名楼包括岳阳楼、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蓬莱阁、永济鹳雀楼、昆明大观楼、南京阅江楼、长沙天心阁、西安钟鼓楼、宁波天一阁、杭州城隍阁等11大名楼。

  “十大名楼”还是“十一大名楼”,凡文中所列者,不管是原生态的依存还是后世的重建复建品,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和鹳雀楼等,因为中小学课本上诗文缘故,这些名楼更加深入人心。但是,由于楼台亭阁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建筑形制,各地都有自己的历史名楼。只不过,由于这些建筑的木结构特点,或湮灭于战火天灾中,或倾颓于时空的长河里。但哪怕仅仅只是地域性的,作为一地历史文化的载体象征,它都注定是不朽的。何况,现代社会一直都盛行着历史遗迹复建的潮流,各地湮灭的历史名楼也大都在原址复建。客观而言,“假古董”并非联合申遗的硬伤。关键在于这些名楼有没有代表性。

  如果较起真儿来,全国各地的“名楼”恐怕就不是“十大”、“十一大”而是“几十大”、“几百大”了……所谓“十大名楼”申遗,就有挂一漏万之嫌。在一个连虚拟的小说人物都争得面红耳赤的功利时代,有楼的城市都希望当地的“楼”代表中国申遗。这或许也是“十大名楼”申遗搁浅的原因之一吧。

  从利益因素考量,各地缺乏申遗共识具有现实理性。可是,这样的现实理性,是基于经济和名声的考量,是市场博弈下的妥协,而非基于对历史文化的虔敬。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名楼以文化传承的名义联合申遗,也只是将抽象的中国名楼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无限性”,异化为利益均沾的“有限性”,客观上等于数家名楼褫夺了中国名楼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这样的联合申遗得以成功,就给予名楼所在地政府大兴土木发展旅游经济的机会。而不在申遗之列的那些名楼,则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市场操作中处于下风。

  故而,所谓“十大名楼”联合申遗,很难说是单纯的文化追求,而是纯粹的市场噱头。这样的噱头,搁浅了也罢。真要申遗,不妨以中国名楼的名义,让现存的各地名楼都涵盖其中。如此一来,申遗就只能以国家相关部门的名义,而不是以某个或数个城市的方式进行。不具代表性的联合申遗,自然也就流产了。

  值得一提的是,申遗不仅仅是一种名誉,也承担着保护历史遗迹的责任和文化传承的责任。申遗成功后而滥用文化遗产,是要被警告甚至除名的。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和德国的埃尔伯峡谷,就因为保护不力而被除名。中国申遗成功的一些文化遗产也曾遭黄牌警告,尤其是故宫和颐和园的大修工程,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为“过分追求商业利益”。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遗产众多。有关部门对于申遗最好要有系统性的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放任各地功利化随意性地申遗,今天一楼明天一山后天一庙。(张敬伟)

分享到:
( 编辑: 苏影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