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6版

内江:成渝之心“内力”澎湃

2021-07-30 21:26:2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6版

  沱江边内江城区一角(2020年9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内江市东兴区东兴老街,川剧演员为观众表演“变脸吐火”(2020年10月1日摄)。

新华社发

  内江市资中县翠溪血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人在血橙集配中心忙碌(2021年1月14日摄)。 

 新华社发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惠小勇、杨华、童芳

  “水名沱江,大如沅水,两岸肥沃无可比拟,蔗园、橘子园都一山一山连接……空气透明,潮润,真是一片锦绣河山……”这是大作家沈从文笔下上世纪50年代初的内江。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70年后的今天,随着成渝高铁提速至每小时350公里,位于高铁中点的四川省内江市成为首个同时纳入成都、重庆“半小时高铁圈”的城市。

  历史厚重、人文荟萃、山水秀丽、交通便利,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态势强劲。记者近日走进内江,感受到这个被称为“成渝之心”的内陆城市,正以澎湃的“内力”奔跑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快车道上。

一郡丰沃,锦绣河山酿出更多“甜味”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诗人李白在赠予唐开元年间状元、内江人范崇凯的诗《送友人》中,真实地描绘了内江当时的怡人景致。李白诗中提到的“白水”便是发源于岷山山脉九鼎山南麓的沱江,内江就是沱江的赠礼。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沱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沱江中下游的内江,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古称汉安、中江,因江水环绕90余里,至隋时改名内江。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山环水绕的浅丘地形,造就了一方农耕发达、物产丰饶之地。“山水特美好,宜蚕桑,有盐井鱼池以百数,家家有焉,一郡丰沃。”这是《华阳国志》对内江的记载。

  内江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申福建介绍,早在秦汉时期,内江的农、牧、渔、蚕、冶炼、制陶、井盐、建筑等都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长安未央宫使用过内江烧制的砖,内江炼的铁也曾是当时首选的兵器材料。

  1716年,福建人曾达一将甘蔗新品种带到内江种植并办起制糖作坊,乡邻纷纷效仿,在沱江两岸大面积种植甘蔗,并迅速发展起了制糖业。“遍地是甘蔗,五里一糖房”,就是当时沱江两岸的繁荣景象。

  心中装着一座边城的沈从文1951年到四川参加农村土地改革,在内江一处糖房住了3个多月,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这地方出糖,所以蜜饯甜得少见。一来招待即是这种甜蜜饯。”实际上,内江的糖产量早在1919年时就占到了全国的48.4%。“甜城”一词让盆地的物产有了新的定义。

  斗转星移,如今内江已不再盛产甘蔗和蜜饯,但“一郡丰沃”依然名不虚传。不但粮食连续6年增产,还牢牢抓住了“黑猪、血橙、无花果、特色水产”这4块金字招牌,建成全国最大的“内江黑猪”种群基地、无花果全产业链集中发展区、血橙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近年来,在大街小巷的菜市场和商超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内江黑猪”肉,其嫩度和肌间脂肪含量、蛋白质等主要肉质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品种,是制作川菜回锅肉的优良食材。这得益于内江农业部门、龙头企业下大力气对内江黑猪这一宝贵家畜资源的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

  在内江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一排排“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徽式建筑整齐气派,房前屋后,鸡犬相闻,瓜果飘香,湖廊庭道,环绕其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近20年来,这个曾以传统种养殖为主的浅丘小山村,围绕无花果做文章,成了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的富裕村。威远县更是以5万多亩的种植规模和7万吨的深加工能力,收获“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称号,也赢得2023年第七届国际园艺学会世界无花果大会的举办权。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194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内江为抗战募捐物资时,曾欣然题写《内江人颂》:“山有翠屏,水有沱江,山清水秀,大块文章。”

  发达的农耕文明必然孕育出厚重的人文底蕴。要问内江的文化名人有哪些?人们一般想到的是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事实上,大千、长江只是这里人才辈出、浪奔潮涌的两个代表。

  “独内江一邑,文风冠于一方。”这是明朝新都籍状元杨慎对内江的评价。申福建告诉记者,内江古有“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之说,他们分别是孔子问“乐”之师苌弘;南宋宰相赵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唐朝开元年间状元范崇凯、南宋状元赵逵、“末代”状元骆成骧;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大将军”称号的喻培伦。

  这些人的道德文章至今为后人崇仰乐道。苌弘一腔赤诚,化丹心为碧血;范崇凯作《花萼楼赋》赞开元盛世,时称“天下第一赋”;赵雄出使金都盛京,舌战金世宗君臣,史书上称“龙斗”;“末代”状元骆成骧清廉自守,为人坦荡,有“穷状元”之称。

  文风之盛还体现在民间书院的活跃。据内江《高氏族谱》记载,明代中叶至清初,高氏族人先后创办5家书院。赵雄后人、明代大学士赵贞吉辞官返乡后,在内江县城桂湖街筑庐讲学,门下累积百余名学子。赵贞吉与新都杨慎、南充任翰、富顺熊过并称“蜀中四大家”。

  秉承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儒学主旨,一代代的内江学子在时代风云中展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出生于内江城区文英街的辛亥志士喻培伦,留学日本时经吴玉章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另一内江隆昌人、同盟会会员黄复生合作研制炸药、炸弹。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喻培伦用竹筐装满炸弹,挂于胸前,一路扔弹炸敌,弹尽被捕,从容就义,时年25岁。

  在今内江资中县档案馆,收藏着一幅“资中中学生志愿参加赴印远征军”的照片。照片上,21名学生身姿英挺、整装待发。这是1944年资中132名学生参加赴印远征军的一个缩影。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内江早期共产党人廖释惑、曾莱、黎灌英等人开书店、办刊物,组织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之一、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共川康特委书记兼《新华日报》成都分社社长的罗世文就是四川威远县人。

  在今天科技报国的现代化征程上,内江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8人,其中有毕业于内江二中的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歼-20总设计师杨伟。

积蓄内劲,“内老三”专注产业转型

  抗战时期,物资紧缺,内江人从蔗糖副产物——废糖蜜中提炼出工业酒精来给飞机、汽车当燃料。这个创举引起了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关注,亲自到内江考察后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写道:“动力酒精的生产曾为封锁的中国运输燃料的供应做出过贡献。”

  内江向内,动力不断。1943年开钻的位于内江隆昌县圣灯山的隆2井被称为“远东第一井”,日产气约3.6万立方米。1950年,全川产气646.1万立方米,其中,圣灯山就有616.8万立方米,“圣灯牌”炭黑也于当年成功问世。隆昌气矿炭黑厂随后成为我国天然气生产炭黑的摇篮。

  1965年8月,在威远县又发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大气田。如今,威远以多项全国第一成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2020年产气量超过40亿立方米。

  而内江的工业源远流长。建于1929年的威远钢铁厂,被称为四川“冶金工业的鼻祖”。新中国成立后,内江迅速建起了冶金、发电、纺织、机械、制糖、建材等骨干企业。特别是1964年至1978年,依托三线建设,内江建起一批部、省属国有企业,工业发展迎来第一个黄金时期。经济总量一度居四川第三,被称为“内老三”。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曾经的三线建设重地,内江在上世纪90年代同样经历了国有企业改革“阵痛”中的经济回落。尤其是制糖业,因日照等自然因素,内江甘蔗含糖量明显低于云南、广西等主产区,蔗糖制品、酒精等产量随消费结构的调整也逐步下降,制糖产业整体退出,很多人感觉“甜城”不甜了。

  穿城而过的沱江奔流不息。内江人在思索的同时也在拼搏、奋起。一些老工业企业跌倒了又爬起来,既继承了过去装备制造的积累,又发挥了四川资源材料的优势,已经成功转型升级,冒出了不少“行业冠军”。

  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内江齿轮厂的金鸿曲轴在引进了智能化生产系统后,拥有20多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能达240万件,主要为日本三菱、久保田、长安、吉利、广汽乘用车等知名企业配套。中铁隆昌生产的高铁和地铁“刹车片”、高铁轨道扣件等产品被国内外广泛运用。

  从威远钢铁厂发展而来的川威集团,在近十几年间密切关注新能源、新材料,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投入超100亿元实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这一项目利用企业自身拥有钒钛磁铁矿资源和掌握钒钛磁铁矿开发、冶炼、提取、深加工全套技术的优势,采用国际国内先进装备及一流技术,以钒钛促钢铁转型,以钢铁升级促钒钛发展。川威集团由此转型为全国三大钒钛生产企业之一。

  “近年来,内江市推进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5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少企业成为行业翘楚。”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波说。

  “保障动物健康,也是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在内江知名医药企业恒通动保,董事长郭亮这样解释为什么要给猪、牛、羊、狗等动物用藿香正气散、双黄连、维生素C……

  在内江,记者还参观了在数据恢复领域居全球“前三甲”的民营科技企业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抗肿瘤注射剂自主品牌、在欧盟实现规模化销售的药企汇宇制药……

  凭着内江人这股不服输的拼劲儿,求转型谋发展取得了不凡成效。2020年7月,内江正式亮牌“新经济”后,以内江新经济产业园、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园区迅速崛起,世界500强贝塔斯曼集团旗下欧唯特集团西南总部、阿里巴巴在川首个数字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相继抢滩落户。

  2020年,内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9%;今年以来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4.07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修炼内功,“内江蓝”刷爆朋友圈

  像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内江也一度出现过重发展轻保护的情况,使得长期以来境内沱江及其支流水体多不达标。

  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蔡虎城告诉记者,内江境内绝大部分属沱江水系,流域生态基流偏小,水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同时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钢铁、火电、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比重较大,大气污染物排放多、不易扩散一直是内江大气环境治理的难题。

  另外一个难题来自水环境的人为污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内江东兴区椑木镇到隆昌县双凤镇的公路沿线,有着一个绵延近10公里的牛棚子废旧物资市场。附近居民出行如同穿行在废旧物品堆积如山的世界中,市场内的洗料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原本清澈的池塘变黑变臭。而在彼时的内江境内谢家河,上游五星水库周边有多家农家乐和规模化养猪场,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水中,水体发黑发臭,一度成为沿线居民之痛。

  近年来,内江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持续整治、最终关闭牛棚子非法经营废旧物资市场,将“牛棚子”片区打造为花卉苗圃基地,曾经的“垃圾院”变成了一个个小花园。

  走进谢家河清溪湿地公园的木质亲水步道上,抬头看绿树,低头见碧水。谢家河完成了从昔日臭水沟到城市后花园的“华丽转身”,成为了内江市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如今的内江,城区11条黑臭水体都被改造为生态公园,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省控以上断面达标率达100%,在用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8.9%。

  “十三五”以来,内江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抓住水和空气两大领域开展治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了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赢的“翻身仗”。去年空气优良天数328天,“内江蓝”刷爆内江人的朋友圈。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内江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刷爆内江人朋友圈的不光有“内江蓝”,还有“大千龙舟经贸节”、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隆昌千年驿道石牌坊群、古宇湖风景名胜区……这些都是有着深厚底蕴的内江文旅名片。

内聚外联,承接协作左右逢源

  2020年1月,中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内陆开放高地、高品质宜居地,内江抢抓机遇,提出“联通双城、全面融入、配套服务、顺势提级”。

  从地理位置来看,内江恰好处于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中间,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西南地区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成渝城际铁路均经过内江。

  内江人民见证了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的交通发展史。过去列车的汽笛声穿城而过时,人们都要激动半天。现在,往来于成渝之间的高铁将内江到成渝两地的时间静悄悄地从半天缩短至30分钟,成为名副其实的“成渝之心”。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内江的定位是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中心。”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章艳秋说。

  章艳秋介绍,按照这两个定位,内江正加快构建“11条铁路+13条高速公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由县县通高速到即将县县通高铁,以“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为依托,以多式联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积极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物流枢纽和货物集散地。

  内江其名有“内”,却努力向“外”。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点节点城市,内江善借外力,充分利用“通道”优势,布局内江国际物流港、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欧创新产业园、台商工业园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内江协同改革先行区。已先后引入台湾旺旺集团、香港新华集团、德国海德堡啤酒小镇项目等一批企业和项目,极大地拓展了内江外贸发展空间。发力“外向型经济”,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内力”与“外力”在内江相互作用。

  在产业方面,内江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方面发挥协作、承接的作用,成为成都和重庆的产业配套中心。“比如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整车生产一般在成都和重庆,而内江就在汽车配件生产方面发挥作用。已与重庆璧山、广西柳州、浙江台州并列为全国四大汽配基地。”章艳秋说。

  内江借力加力,持续发力,积极打造相关平台,目前正与成都、重庆相关地区合作,全力推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江自贡合作园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合作平台。

  同时努力推进区域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据了解,内江与成都、重庆血液中心已建立调拨机制,公共服务同城化将覆盖到宜宾、泸州、渝西地区,与成都、泸州、永川、荣昌、铜梁等地签署了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大气、水、土壤和农村面源污染联防联控。

  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创造性地通过内江和外江把川西平原变成“水旱从人”的千里沃野。内江市地处成渝地区中心位置,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必将“内聚外联、左右逢源”,迸发出无愧于“内江”二字的澎湃动力。

  有诗赞云:

  内外兼修数大千,

  江河行地看希天。

  英雄儿女在甜城,

  只为日月添新颜。

责任编辑: 李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