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这群新华社记者为何要练就“一骑雪尘”

“中国还没有能滑雪采访的记者”已成为“过去时”

2021-03-04 12:19:5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若辰

  “要不是为了备战冬奥会,我早就放弃了!”

  说这话的姑娘,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你猜她是谁?

  “虽然很难,但训练机会难得,学会滑雪也有利于工作。”

  这位姑娘叫王沁鸥,是一名新华社记者。学滑雪怎么成了“笔杆子”和摄影记者的任务?这得从两年前说起。

  2019年,新华社被国际奥委会认可为国际通讯社,又获国际奥委会邀请,加入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这意味着新华社在北京冬奥会各个场地都要安排记者进行赛事拍摄,其中包括冬奥会高山滑雪场地。

  曾经参与过雪上项目赛事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杨帆回忆起报道经历,觉得这是个苦差事。“赛前要从山下滑雪大厅坐缆车,然后沿雪道爬到比赛场地,比赛结束后再跋涉回到山下的新闻发布厅采访,背着几十斤的设备在雪地里走来走去,不仅耗时,还非常疲惫。”杨帆说,赛前坐缆车、爬山常常热出一身汗,到指定位置后再挨冻几小时完成赛事拍摄,身体很难吃得消。

  而一些外国同行,肩扛相机、脚踩雪板,雪杖一扬,直接从赛场滑到新闻发布厅,留下“一骑雪尘”,让人“望尘莫及”。到得早,采访时间更充分,还能更及时地处理赛事照片。有时报道时效的领先,竟源于滑雪板对双脚的胜利。

  彼时,“中国还没有能滑雪采访的记者。”为了让这句话成为“过去时”,新华社从2019年12月开始,陆续将十余名文字、摄影记者和技术人员送上滑雪场,进行专业的滑雪训练。

  王沁鸥就是其中一员。这位从小练习篮球、参加过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年轻记者,却在滑雪场遭遇了“滑铁卢”。

  “整整两周,我都是在摔跤中度过的——侧摔、翻滚摔、四脚朝天摔,总之就是摔。”王沁鸥说,由于没有掌握要领,再加上对坡道的恐惧,开始时自己常摔得双腿淤青。

  白天在雪地里“摸爬滚打”,晚上回房间里“偷师学艺”,王沁鸥看了很多滑雪教程和比赛视频,琢磨滑雪技巧。

  “其实大赛选手们的动作和技巧,对于我这个‘滑雪小白’没有多大参考性。”王沁鸥说,“但运动员们坚持不懈、不被困难打倒的精神给了我很大力量,中国自由式滑雪新星谷爱凌也给了我启发,她对滑雪的热爱、放松的态度,让我树立起学会滑雪的信心,不再一上雪地就抖三抖。”

  隆冬时节,在位于河北崇礼的训练场,体感温度低达零下38摄氏度。这和五月份在珠峰海拔8000米处的体感温度差不多。记者学员们上下午各训练3小时,单日滑行距离超过20公里,常常冻得眼睫毛都结上一层霜。穿三双袜子、三条棉裤,戴两双手套,还是会冻得手脚失去知觉。“要努力抬起脚来踢雪面或其他硬物,让血液快速流通起来。”王沁鸥对同事们说,“这是我从登顶珠峰运动员那里学来的防冻伤的方法。”

  从平地热身、学姿势,到初级道、犁式滑行,再到中级道、平行式滑行,再到高级道、双黑高级道完成小回转……经过近30天的训练,十余名来自国社的“业余选手”,最终达到了ISIA七级(点杖回转)技术水平认证,可以穿上雪板、扬起雪杖,在30度的雪坡上自如地“风驰电掣”。

  在证书中,杨帆得到这样的认证:“滑行技术:点杖回转,银河滑雪场黑道自如滑行;太舞滑雪场单黑道、双黑道均可控速自如滑行。”

  曾向会滑雪的外国同行投去羡慕一瞥的他,如今也成了带着雪板去采访的记者。完成滑雪训练后,杨帆在2020年-2021年的雪季,滑行于崇礼不同的雪场、不同的山巅,参与完成了新华社多项报道任务,甚至能够手持设备在雪道上完成追踪拍摄。

  被教练称赞“雪感极佳、肢体协调性极佳”的新华社记者贝赫,同样解锁了“边滑边拍”的技能。对于300多天后举办的北京冬奥会,贝赫充满期待:“学会了滑雪,让我更了解相关技术要点和细节,也更能理解运动员的苦与乐,相信会让我对冬奥赛事的报道更专业、更生动。”

  “备战冬奥报道,新华社做了全方位的准备和努力。”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主任许基仁说,“作为新华社记者,不仅要在现场,还要离运动员更近。滑雪板就是我们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 冯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