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科研院所技术应用军民融合之路在哪里

2017年12月16日 12:27:02 来源: 解放军报

    原题:寻找新的“出海口”——科研院所技术应用军民融合之路在哪里

    如果把技术从研发到应用比作一条河流,那么科研院所无疑是许多条河流的一个个重要源头,这一条条河流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出海口。新时代背景下,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如何抢抓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契机,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向军地应用转化?

    12月1日,大连星海湾畔,依山傍海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聚来了“人气”。2017年军民融合(大连)高端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政府、军队、智库、企业、院所高校等不同方向的200余位代表,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抓军民融合契机,促院所技术应用”主题进行充分交流讨论。不断的思想碰撞中,科研院所积极投身军民融合实践的新“出海口”渐渐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个轮廓。

    “老资历”也曾军功多

    ——“归零”心态你有没有

    在神州大地密密麻麻的科研系统中,中国科学院堪称长江、黄河般的主流、干流。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建院以来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科研院所‘参军’并不新鲜”,在国家重大国防科技专项方面,中科院和军工科研院所曾经携手攻关,立下不少“军功”。回首过往峥嵘岁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黄辉助理表示,作为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中物院发展得到了中科院和国内各大单位鼎力支持,一起见证了我国国防高技术装备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参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许多科研院所可谓“老资历”。以中科院系统为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这些聚光灯下的明星技术突破,带动和支持了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

    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科研院所有良好的基础。新时代新气象,关键是“归零”心态你有没有?论坛上,大连化物所一位领导表示,既要看到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多年来在全国科研机构中名列前茅,又要看到面临的差距,才能赢得机遇抓住机会。

    寻找新出口的“烦恼”

    ——院所联动缘何要“尽早”

    现实情况是:这条长江黄河般的干流,却经历着寻找新出海口的“烦恼”。民用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出口,但军用也是院所亟待发力拓宽的新出口。

    除参与重大国防科技专项的明星技术外,在庞大的中科院科研系统内部,还有海量的科研成果。其中许多优秀技术不仅民用价值极大,军用前景也十分广阔。仅大连化物所与青岛能源所梳理出的有军用前景的技术就达53项,涵盖新能源、先进仪器与技术、新功能材料、生物技术等众多领域。

    有人感叹:要知道中科院下面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如果把这支力量汇集起来,将是一股怎样的“民参军”洪流!大连化物所一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团队拥有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尽管所内科技处也帮着转化,毕竟局限性较大,苦于找不到应用市场。

    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背景下,新时代的大连

    化物所应时而动、主动作为。据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介绍,经过反复讨论,大连化物所和青岛能源所成立军民融合领导小组,并举办军民融合论坛,努力让两所更多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技术在国防科技装备建设中找到应用出口,企盼这一“联动”效应开启军民融合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

    “现在,所里为我们展示研究成果提供了许多机会,也有了相应‘参军’渠道,作为科研人员,对自己研发成果的推广应用更有信心了!”前述科研人员说。而大连化物所这番新尝试,给其他科研院所的一个直接启示便是:想“联动”,要“尽早”!

    难度好比“空中加油”

    ——“叠加期”融合究竟咋看

    从源头到出海口的旅途注定不平坦,有溪谷山涧的自然障碍,也有“堤坝”“水库”等人为阻隔。

    论坛上,国防大学教授罗永光表示,放眼国际,我国军民融合是在世界主要大国基本形成军民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进行的,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当然要有紧迫感;审视国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又恰逢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处于相对运动状态,当前要实现两大体系融合发展,好比要“空中加油”,难度挑战可想而知。

    随着军地各项改革措施加速推进,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参与军民融合的政策制度环境已经极大改善。对于科研院所来说,如何才能使源头活水更顺畅地融入国防建设的“蓝海”呢?

    罗永光给出了相应建议:科研院所在参与军民融合的过程中,务必坚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有侧重点地探索军队作战装备和作战能力需求;密切关注军民融合政策的新变化;尽可能做好科研院所的信息发布,让军方了解科研院所的优势产品技术;还要善于根据自身技术优势,明确“民参军”的主要方向目标。

    每一滴水都渴望涌入大海,大海有百川的融入才有生命力。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同样呼唤包括技术等资源要素,在军地两大体系间顺畅流动,实现双向支撑拉动。

    奔向新的“出海口”

    ——怎样科学借力“第三方”

    论坛所在地大连,是整个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出海口。随着讨论的深入,各方对于院所应如何在国防建设中找到“出海口”,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话语“表达”。

    生物分论坛上,吕国军研究员正在介绍“可降解天然多糖材料及医用制品”,这种制品在人体大出血时,可实现快速止血。军事医学院一位专家当即表示,这么好的产品一定要先拿到国家批文,在民用市场上先打开出路,才有进军军用市场的条件。

    促进院所技术应用转化,第三方服务机构大有可为。北京军鹰装备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潘天水认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作为专业的军民融合服务机构,在军队需求、决策咨询、资质认证、成果推广等方面独具优势。下一步,他们将协助大连化物所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同时也助力更多院所应用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走进军营。

    科研院所参与军民融合,首先要转变思想。刘中民深有感触地说,举办军民融合论坛,就是希望通过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充分交流,促进广大科研人员了解国家军民融合政策,增强军民融合意识,积极对标军事需求,更好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贡献力量……

    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如何抓融合契机、促院所应用转化,无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在你言我语中,一条大河奔涌的方向路径变得愈发明晰。这条大河中,大连化物所与青岛能源所两条支流,已经汇聚了起来,这将带动更多支流乃至整条干流,向着国防建设的“出海口”奔涌开去。(中国国防报记者 魏宏涛)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楠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767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