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张公富创新团队”人才培养的奥秘在哪里?

2017年12月15日 20:20:13 来源: 解放军报

意气风发的创新团队成员。张云龙 摄

    原标题:张公富退休了,“张公富创新团队”捷报频传

    ■解放军报记者 欧阳浩 特约记者 吴继宏

    隆冬时节,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动如火如荼。该校区原教练团“张公富创新团队”的创新成绩单,成为官兵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活教材”之一。今年,在“主心骨”张公富退休的情况下,“张公富创新团队”依旧捷报频传:他们研发的某革新器材在多个装甲兵部队推广应用,他们总结的维修方法进入教学课堂,他们承担的多项创新课题获得阶段性突破……

    这个创新团队,是以该教练团一级军士长张公富的名字命名的。张公富是该团坦克发动机维修领域的技术“大拿”。当兵30年,他对坦克内部结构和各部位零部件摸得一清二楚,研制出一系列专用工具,总结出的判断发动机故障“四字诀”在部队推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张公富这样的“车头”,教练团官兵的维修、教学、创新能力在部队名声远扬。2012年,该团成立了原总参谋部直属单位中唯一以战士名字命名的科研创新工作室——“张公富工作室”。在张公富带头下,该团官兵们的群众性创新活动掀起热潮。2015年8月,为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该团又在“张公富工作室”的基础上,广泛吸纳30名各专业各领域技术骨干,组建了“张公富创新团队”。

    人才积聚,攥指成拳,创新能力倍增。然而,就在创新团队成果不断、发展一帆风顺之时,服役满30年的张公富于2016年底退休。

    群龙将无首!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是:离开张公富这个带头人,“张公富创新团队”会不会也“散了架”,团队创新会不会“玩不转”了。

    实践证明,这一担忧是多余的——张公富退休之后,“张公富创新团队”攻关创新活动依旧按计划有序推进,服务于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创新成果不断。

    “张公富的退休是人才队伍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我们事前有准备,提前进行了人才储备,一大批‘张公富式’的技术骨干人才正脱颖而出。”该团领导说。

    人才接茬成长的奥秘在哪里

    ——“张公富创新团队”启示录

    ■解放军报记者 欧阳浩 特约记者 吴继宏 通讯员 王昶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既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划,也是对各级组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

    基层部队如何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原教练团“张公富创新团队”的实践,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人才培养需要超前意识——

    收获的同时,要想着为来年播种

    “不带出几个扛活的骨干,就别想撂挑子!”今年上半年,已服役26年的该教练团一级军士长胡德鑫提出想从保障岗位挪到教学岗位工作,团领导在谈话时交给他这样一个任务。

    “这项任务以往是由张公富班长牵头的。”胡德鑫告诉记者,在他们团,当师傅的要是带不出一批好徒弟,就不算合格,而他就是张公富带出的徒弟之一。

    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超前培养人才、超前储备人才,是该团的传统做法。记者了解到,该团每年都从新兵中筛选一批有潜力的苗子进入创新人才库,每次重大演训和教学保障任务都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兵参与。2015年,团里成立“张公富创新团队”时,除了吸纳一批技术过硬、成果丰硕的士官骨干,还特意挑选了一部分有潜力可挖的“新苗子”。

    某新型信息化装备列装前大半年,团里就遴选出一批“种子选手”进驻装备生产厂家学习,自制模拟训练器材展开适应性训练。装备一到手,官兵们玩得“溜溜转”,直接投入教学保障一线。

    上士王学发几年前还是坦克维修领域的“生瓜蛋子”,但他幸运地被选入团里的创新小组。原因是,经过考核组的多方评估,他在这方面有较大潜力。果不其然,经过几年锤炼,如今王学发已成为团里的维修能手。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层部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要想在前、干在前,否则就会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该团多位带兵人都发出如此感叹。比如,有的单位平时有演训或比武任务都是训练尖子上,尖子越磨越尖,队伍越落越远,结果尖子一退役,部队的训练水平马上出现波动。

    “收获的同时,要想着为来年播种。”该团一位领导说,“张公富退休已经半年多了,目前来看,团里技术骨干人才接茬成长顺畅,但3年后、5年后呢?人才建设一定要有长远谋划。”

    人才培养需要梯次配备——

    常青树不是不落叶,而是始终有新叶在生长

    去年底,张公富退休时,上级领导也有顾虑,担心他这摊活没人接手,团队创新能力随之下降。

    “常青树不是不落叶,而是始终有新叶在生长。”该团领导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用得再顺手,总有复退的一天,人才队伍要始终保持活力,就应该做到梯次配备,做到“流水不腐”。

    前不久,记者来到“张公富创新团队”,见到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如果按进入创新团队的时间来算,大家都是学友,但论拜师学艺,师徒关系却分得很清。

    “人才的成长不是跳高,而是爬楼梯,要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攀登。”这些年,创新团队选人时,既有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老士官,也有初出茅庐的新同志,他们之间形成了以老带新、一级带一级的“人才梯队”。

    “防止战斗力波动的关键是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该团政治处领导说,这个稳定不是指一个人、一茬人,而是指整个人才队伍的结构、培养的流程、形成的趋势。

    梯次配备,在有的单位却说易行难。

    要形成梯次,就要敢于把新人放在关键岗位磨炼。记者在采访调研中看到,有的单位在人才使用上还是趋于保守,大项任务、重点攻关、难点项目还是习惯用“老将”。

    “老话说得好,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不花时间摔打,不给机会历练,‘生瓜蛋子’永远跟不上趟。”团领导告诉记者,在“张公富创新团队”,大胆使用新人是一大亮点。每次演训任务,都是新老搭配上阵。

    记者在创新团队成果展厅看到,几乎所有创新成果都是以老带新攻关完成的。在展厅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张公富带着“徒弟”胡德鑫、孔文富等人;而近两年的创新成果,则是胡德鑫、孔文富等人带着更年轻的同志。创新的接力棒,就这样一茬茬传递下去。

    人才培养需要广收广种——

    只要给机会给平台,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

    其实,“张公富创新团队”过去叫“张公富工作室”。从“工作室”到“团队”,虽然变化的只有几个字,但折射的是该团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张公富是搞坦克发动机维修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之初,汇集了团里坦克发动机维修一线的骨干。团领导很快发现,仅仅搞发动机维修,工作室活力不足。他们分析认为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有的工作室专业性太强,团队作为基层单位,好苗子挑选范围窄,最终很可能因人才断档而名存实亡。二是走“精英模式”不长久,没有发动群众一起参与创新,小圈子内循环,起不到辐射作用。

    由此,“张公富工作室”变成了“张公富创新团队”。该团打破专业壁垒,在全团范围内挑选各方面的骨干人才和好苗子,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一个覆盖装甲兵驾驶、通信、射击等专业及两栖、指挥、侦察等新装备领域的士官创新团队脱颖而出。

    在创新团队带动下,除了发动机维修领域,机电、火炮领域也不断冒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谈及这,该团领导深有感触:“只要给机会给平台,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底开始,该团结合演习保障、专业比武、换季普查等时机,组织创新团队成员在全团集体会诊,巡回授技。此外,他们还结合军事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组织创新团队成员共制作了51堂示范课、42堂微课,让全团官兵都能共享经验,提升技能。

    “林子大了,生态好了,好树苗自然就多了。”记者在该团的士官人才档案中看到,已经列入考察范围,具备一定发展潜质的后备人才多达百余人。

    采访结束时,记者得知这个团即将面临调整改革,未来肩负的担子可能会更重。该团领导信心十足:只要人才接茬成长,部队战斗力建设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之源。

    强军事业呼唤人才森林

    ■徐向阳

    战场上的较量,说到底是人才之间的较量。在军事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源,是建军治军强军之本。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可以说,培养储备一批新型军事人才,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迫切需要。

    人才培养贵在超前。农民田里的水稻之所以一茬接上一茬种,是因为他们提前育好了秧苗。同样,人才成长需要一个周期,尖子人才的成长更为漫长。以往,有的单位在筹划人才培养时仅仅考虑现实需求,往往什么人才出现了缺口才想起培养,任务到了、装备发了才着手进行相关人才的培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超前意识。看得见未来才能赢得未来。我们必须着眼未来战争培育人才,树立仗怎么打人才就怎么培养的新观念,加强预见性和长效性,对人才的需求、规模、类别、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发展趋势等做出科学预测,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方法路径。

    独木难成林。未来战争是体系之间的对抗,是人才方阵的较量。如果一支部队离开一两个“精英型”人才,工作就陷入停滞、武器装备就“玩不转”,这样的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是不成功的。部队是特殊的战斗集体,打仗靠的是作战人员间形成的合力。部队战斗力建设既需要精英人才,更需要大量群体性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军事业呼唤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人才森林。因此,要发挥尖子和骨干人才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在部队上下营造人人努力成才的浓厚氛围、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条件,开创人才竞相涌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培养人才是各级党委领导的重大责任。与其他工程相比,人才培养工程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且需要持续用力的战略工程,短期内难以见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最需要的是破除狭隘的政绩观,树立抓人才就是抓根本的观念,在人才建设上舍得投入,制定好各类人才成长的“路线图”,把准“关节点”,既缓解当前人才“饥荒”,又着眼长远需求,切实打造质优量足的人才方阵,为强军兴军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作者单位:中部战区陆军某旅)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憬杭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67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