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莫让“实战化”止于训练场

2017年11月07日 08:02:26 来源: 解放军报

    近年来,全军上下贯彻习主席决策部署,大抓实战化训练,广大官兵瞄准未来战场,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从严从难苦练本领,战斗力水平得到迅速跃升。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也有些官兵训练场内外判若两人,一离开了训练场,仿佛就松了一口气,“迈方步”“喝功夫茶”,把实战化抛到脑后,似乎实战化只是训练场上的专有名词,出了训练场就与实战化没有关系了。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听到不少人批评那些形式主义花架子等脱离实战的现象时说,真打起仗来,是要吃败仗的。确实如此,试想,当战争来临时,允许整天大会小会、连篇累牍、层层发文,讲空话大话吗?对敌我力量判断允许粗枝大叶,对成绩人为拔高、对问题大事化小吗?凡此种种,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并不陌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出现训练场内外较大反差的深层次原因,一个是和平麻痹思想,淡忘了军队的职能;再一个就是割裂了要素和整体、平时和战时的关系。

    兵为战而生,军人存在的价值就是打赢。对军队而言,没有绝对的“和平”,战时是应战,平时是备战,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军队建设是积累战斗力、准备打仗的过程,战斗力的提升是军队各系统、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素关联整体,平时决定战时,每一个部位、每一招、每一式都影响未来战争的胜负。很难想象一支平时惰性十足、循规蹈矩的军队,战争到来时突然变得充满锐气、虎虎生威;很难想象一支平时作风漂浮、不重实效的军队,战时突然严谨细致、高效运行;很难想象一支平时肿、散、娇、奢、堕的军队,战时突然勇猛顽强、克敌制胜。“战斗力是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也是军队建设的最终成果,不把一切力量聚焦实战,不把一切精力瞄准战场,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这样的军队也不可能经得起战争的检验。因而,实战化绝不仅仅是训练场上的事情。否则,战斗力建设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浅层次,最终损害的还是战斗力。

    其实,在训练场上讲实战化相对容易,因为它本身就是训练的应有之义。难就难在离开训练场也要有实战化思维、坚持实战化标准,并始终体现到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去除马放南山的懈怠,减去繁文缛节的流程,不做不求实效的虚功。

    战争是硬碰硬、实打实的,平时必须保持箭在弦上的敏感和警醒。当然,讲实战化并不是要时时处于一级战备,最重要的是始终心系战场、专注打赢,用打仗的要求来衡量、审视和校正我们的各项建设和工作,坚决消除那些不符合战争要求,不利于打赢的思维、习惯和做法。实战化的要害在于“实”,要在“实”上狠下功夫,重实际,不好高骛远;求实效,不图虚名;讲实干,不搞空谈,让实战化的观念和要求从训练场覆盖到军队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不仅要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还要做到仗怎么打各项建设就怎么搞、作风就怎么改、工作就怎么抓,真正把全部心思和资源聚焦到打赢上来,形成催生战斗力的巨大合力。(隋阳)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734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