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探析少年军校的“长兴模式”

2017年05月24日 09:49:23 来源: 解放军报

    5月8日上午,全国少年军校创新与发展经验交流会及专题培训班在浙江省长兴县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代表,彼此间交谈的话题自然聚向少年军校,话语中既有对工作经验的“解密”,也有对矛盾问题的“吐槽”。

    “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一个巴掌拍不响,家长不支持有啥用”……每每听到有人倒苦水,长兴县人武部和教育局领导总会接过话茬,话语中还透露着些许自豪:“我们长兴的工作经验兴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项目支持、资金投入,把“蛋糕”做大

    资金与项目,是少年军校建设发展绕不开的关键因素。

    2010年,长兴县组建少年军校,县教育局一次性编配20多名在编教师,县人武部协调驻军部队遴选素质高的官兵担任教官。

    从当年开始,少年军校对全县所有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有场所、有教员、有基本经费保障,学校的起步运转较为顺畅。没有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考核评比,只要安全运转就万事大吉。可校长杭亚雷也有担忧:教学模式迟滞于时代发展,教育效果会不会打折扣?

    政府机关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投入,是学校把“蛋糕”做大的基础。杭亚雷和学校教职员工反复研究,决定引入政府投资教学项目,达到拓展学校教学平台和完成政府教育功能的互惠,以此为突破口吸引更多项目。

    然而,申请资金和项目,并非易事。杭亚雷第一次来到机关某部门协调,却被对方当作是新型骗术。

    吃了多次闭门羹后,他将目标锁定在县人防办。多次奔走人防办,列数人防教育项目落户的好处。最终,人防办决定在少年军校开设人防知识宣传走廊和一个可供200人疏散的人防训练基地。

    这招“借船出海”的做法,一炮打响。过去,给学生进行人防教育,人防办要和教育局反复协调,跑遍中小学校督导落实;而今,学生在这里接受专业辅导,省心省力还提升宣教质效。

    眼见人防办尝到了甜头,科技、交通、环保、司法、卫生等部门相继找上门来,要求划出“一席之地”设立教育区块。如今,学校建立的人防、科技、交通等教育场馆,成为强化青少年国防观念和锤炼军事素质的有益补充。今年,县人大常委会研究通过,将投资4500万元新建教学楼、学生活动报告厅等设施。

    梧桐枝繁叶茂,自有凤凰来栖

    2012年,少年军校承训的第2个年头,一份覆盖全县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如一盆冷水泼向教职员工。统计结果显示,已进行集中培训的学生中,只有63%表示还愿意参加这样的培训,仅57%的家长支持孩子还参加这样的培训。

    校方探析根由,归结于两个方面:学生认为无趣,家长认为无获。虽然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但“粗放式”内容设置、“填鸭式”教学组训,让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学校请来人武部和教育局领导、教育心理学专家、学生家长、驻军官兵等人员研讨学校建设目标,把脉开方教学规划。大家一致认为,要在提升吸引力上下功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思路一变天地宽。很快,一份散发着浓浓军味、契合青少年口味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炉。培训内容更加丰富精细,教学手段注重互动启发,少年军校留给学生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座为孩子量身打造的“别样军营”。过去按班编配,如今按连编配,并以军队英模为连队名称,比如:黄继光连,编配到这个连队的学生,进校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这个小创举获得了教育部全国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

    这是座给孩子精神淬火的“旺火熔炉”。长兴被誉为“江南小延安”,有许多战斗遗址和战斗故事。学校建起了“英雄长廊”,学生漫步其中,品读英雄事迹,对军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授一面英雄旗、练一回铁军胆、吃一顿铁军饭”等“八个一”活动,时刻砥砺着这些孩子的精神。

    这是个给孩子留下回忆的“幸福摇篮”。除了进行战术训练、真人CS、学穿防护服、人防演练等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训练课目,孩子们业余时间还可以在科技馆进行体验活动,让神奇的科技打开孩子们的脑洞。

    梧桐枝繁叶茂,自有凤凰来栖。学校能满足学生的喜好,让学生来有所获,自然赢得学生青睐和家长支持。去年底的调查显示,学生的自愿参与率和家长的支持率均大幅提高。

    前不久,包桥小学五年级一名学生腿部受伤,学校建议其放弃参训机会,学生和家长都不同意。最后,家长陪同孩子全程参训。实验小学五年级一些学生参加培训后,感觉还不过瘾,后来45名家长相约周末带孩子来学校“开小灶”。

    老师以军人的姿态做好示范,学生按军人的标准要求自身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2016年11月,一名担任小学德育老师的家长专程来到少年军校,探寻孩子是如何转变的。

    这名教师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有些任性不懂事,可经过少年军校培训后像换了个人似的,一进家门就给他鞠躬行礼,并嚷着要包饺子慰劳父母,这种变化让他又惊又喜。来到学校,认真感受每个教学环节,这名家长感慨,少年军校的教职员工有道道。在观摩学生书写家信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每名学生入校前,学校给家长布置了“给孩子一封信”的作业。学生在培训的最后一晚拆信品读,字里行间,既有十月怀胎的轻言诉说,也有渴望成才的深情寄语。父母的情感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读信时眼泪直流。孩子们顷刻间拔节成长,用真挚的回信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项普通的教学内容,映射学校教职员工对教学组织实施的精巧设计,凝结着倾力国防教育的激情和心血。

    少年军校教育实践中心副主任俞忠琴向这名家长掏心窝:别以为来这里就进入“理想王国”,这里虽没有教学考评,但日子并不轻松。

    在这里,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都有规范:吃饭不许讲话、不许剩饭菜,女教师不得染发、男教师不得留长发,走路不得吃东西……少年军校是孩子尊崇军人、向往军营、珍视军装的起点,教职员工必须以带兵人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军人的行为举止做好示范。

    学校最早从驻军部队邀请士官骨干担任军事教官,现在采取外包的方式聘请,但准入门槛并未降低。首先教官必须有从军经历,必须经过人武部严格的军政考核,在3个月的试用期中,每周参加一次教育心理学辅导,考试合格后才正式签订聘用合同。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少年军校专用教材。对此,他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以培养国防观念、集体意识、自理能力为突破口,编撰了《军事国防》《人防技巧》《生存和生活》《手工科普》等8套教材,较好地起到了励志、修德、练能的效果。(王婧凌、罗正然)

    相关链接

    纵观全球,世界军事强国都把激发青少年的国防意识作为强化国民国防意识的重要环节,不少国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少年军校,以此来抓好青少年国防教育。

    美国的中学有众多少年军事学校。这些学校不仅实行军事化管理,而且直接向美国军队或者军事大学输送人才,有的直接由美国国防部提供经费。在校期间,学生不仅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还要进行普通文化课教育。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少年军校,是前苏联在二战末期为安置烈士子弟而创建的。在地方中学学完8年文化课的青少年,在少年军校期间继续接受两年的文化教育、初级军事教育和军种专业训练,毕业后可直接升入高等军事院校。

    印度国防部为了保证每年都能为国防学院提供足够数量的优等学员,在创办了6所全国少年军校的基础上,还和地方邦政府合办了遍及全印度各邦的18所少年军校。印度各邦政府还为少年军校的学生设立奖学金,受领者必须报考国防学院。

    其他国家也办有类似少年军校的组织。如法国少年军校亦称军事中学或军人子弟学校,共有7所。这些军事中学,主要进行高中文化教育及一般军事和军事技术教育,招生对象多为军政官员和“荣誉军人”的子弟,为初级军事学校培养预备生。罗马尼亚的少年军校也叫军事中学,全国有4所陆军军事中学和1所海军军事中学,是罗马尼亚为各兵种军官学校培养学员的摇篮。(王婧凌、茅欣鹏整理)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憬杭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1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