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东风快递小哥”:咋吃咋住咋加油

2017年05月17日 07:58:31 来源: 解放军报

    下好“先手棋”

    后勤先战,紧前备战

    【观察案例①】 战备米岂能“想吃就吃”

    “雨下了几天?附近有无山洪?物资储备基数变化……”

    跟随火箭军某旅后勤部部长宋光军到远离营区的某阵地检查,正值阴雨连天,他没有进屋翻箱倒柜找问题,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边问边记。

    宋光军有个习惯,出差或休假,不管到哪,总喜欢询问当地交通状况、经济数据、物价指数等信息,数据当天整理从不过夜,一回到单位就把这些资料交给战勤科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后勤部干部,这是必备的战场意识。真实可靠的兵要保障数据,是战场后勤的制胜密码。”聊起这个话题,宋光军说这是被战场“逼”出来的习惯。

    那年刚当后勤部部长,他随部队千里拉动到某陌生地域参加对抗演练。部队立足未稳,没想到“天公不作美”,连续出现冰冻天气,不少官兵保暖衣物携行不够,冻得直往帐篷里钻。对手趁此出击,先头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是后勤保障滞后拖了作战‘后腿’,那一仗打醒了我们。”此后,不管部队有什么行动,“后勤先战”成为该旅后勤保障工作的首要考量。

    打后勤,打在战时,严在平时。不久前,该旅一名司务长被通报批评。原因是旅战备检查组到某发射营突击检查,发现营部食堂战备物资库里少了两袋大米,经查是炊事员临时“借用”到大食堂后忘了补回去。

    起初,司务长有些想不通。“如果打起仗来,有人因此吃不上饭,你哪有时间再去补?”战备教育课上,旅政委陈志豪的一番话让他如梦初醒。“平时动用战备物资,旅里明确必须‘先补后用’。后勤保障从以往注重生活型转到平战结合打仗型,做到‘后勤不后、紧前备战’,就要像抓经常性思想工作一样,以问题为导向抓好经常性战备工作落实。”陈志豪说。

    去年6月,卫生科科长戴雄旭调研形成的一份战时后方野战医疗保障方案,受到旅领导表扬。可3个月后的一次实案拉动中,因一家地方联保医院床位数与方案有出入贻误“伤员”抢救,他受到严厉批评。

    “既然是战备方案,小到一个电话、一个地址不实,战时就会影响到后勤保障成败。”戴雄旭心服口服:火箭军作战样式独特,部队远离城镇,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全要素后勤保障要求高,必须一丝不苟下好“先手棋”,扎扎实实将“粮草先行”贯彻到每个细节。

    练好“隐身术”

    快捷精准,如影随形

    【观察案例②】 战场“开胃”连着“开战”

    火箭军部队经常处于待机隐蔽状态,密闭生存是导弹兵的“家常便饭”,也是后勤保障的重点难点。

    春节刚过,在南国密林深处的地下阵地,该旅一场密闭条件下炊事比武展开。参赛的技术营炊事班上等兵杜凯信心满满:去年底已考取等级厨师证书,这样的比赛是“小菜一碟”。

    比赛结果令他没想到:精心烹饪的几道大菜,却输给了战友制作简单的泡萝卜等几个小菜。担任评委的后勤部协理员杨春科把他拉到一边谈心:“在狭小的密闭空间里,比的不是色、香、味,重点在营养、快捷与开胃,再说时间长了你去哪找新鲜食材?”

    “开胃”连着“开战”,司务长陈驭文对此感受颇深。前不久,他伴随保障三级指挥长地下封闭式集训。除保障官兵日常生活所需,还得随时应对各种临机考核,后勤保障“天天上战场”。

    期间,他跟着军需科助理员刘通随时记录地下“龙宫”特殊气候条件下食物保质期限,分析副食重量、烹饪时间、炊事用水量、垃圾产生量等参数,制订阵地短期储藏和便捷加工成品半成品配送方案。

    “不能被敌人发现,不能影响作战,必须练好‘隐身术’,其实这并不比一线作战轻松!”军交科助理员徐长海说,我们须在战术层面提高后勤力量的战场防护力,在“隐”字上作文章。

    火箭军作为全域慑战的“车轮上的部队”,练就快捷精准的动态保障功夫非常重要。

    作为发射营转运班指挥员,三级军士长任晓磊如此形容他在去年演习中看到的后勤保障景象:“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旅里为解决战时分散点位后勤保障难题,实行主战保障模块化、机动化编组,打破前方后方“楚河汉界”。当他把导弹转运到发射阵地后,立即转入后勤保障队伍。

    如此一来,后勤编组与快打快撤作战行动一下匹配起来。作为战士,任晓磊的理解很接地气:建设打仗型后勤,实战化训练是关键。如果后勤训练仍停留在搞几次野战救护、煮几顿野炊、换几个汽车轮胎,那么保打赢将是一句空话!

    念好“合字诀”

    不为所有,但求所用

    【观察案例③】 现代战场呼唤“共享控”

    提起高原驻训,旅勤务连司务长席明明就想起多年前“借锅造饭”的窘境。

    那年6月,连队正在东北林海进行对抗演练,突然接到赴塞外执行实弹发射保障任务的命令。第一次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执行任务,人与装备都出现高原反应,带来的炊具只能煮出夹生饭。人生地不熟,也缺少协调机制,是旅领导托熟人,辗转到陆军部队借来高原炊事装具,才解了“燃眉之急”。

    “现在好了,战区部队是一家,不用再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战勤科科长涂洪亮说,连续两年他作为后勤保障先遣组成员,协调海训保障事宜。“借船出海”在以前困难重重,但在战区体制下很快都能落实到位。

    如今,在新的管理指挥体制下,借战区之力、兄弟之船、市场之水,共谋战场打赢之事,已成火箭军各级加强现代后勤建设的共识。

    “战区联合、军种配合、军民融合,念好‘合’字诀,重在结合使命任务、立足单位实际抓落实。”旅长绪政介绍说,仅去年,部队横跨数省区,练兵备战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自身全域保障能力毕竟有限,但靠力量的“合”换来了保障的“活”,尝到了“共享”的甜头。

    ——与跨区兄弟部队签订保障协议,通装能借就借,相互支援减少“累赘”;错峰使用可用操作库房和训练场地,进行实装操作和导弹测试,既“借锅造饭”又“借窝生蛋”。

    ——与各战区、军兵种建立协调对接机制,织就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他们与某舰队建立联合海训机制,初步实现“借船出海”。

    ——与多家地方战勤物资供应商签订战时快保协议,建立战储物资快速补给机制;建立与地方物流、驾校、医院的平战结合联保合作,将远离军队医疗机构的基层部队官兵医疗纳入商业医保。

    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在该旅,这样的共享场景已经变为现实:车辆“趴窝”,保障组点击后勤保障数据库,就近求助地方4S店;道路堵塞,共享交管部门车辆动态监控系统,监控任务车辆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点击物资采购信息化平台,数百家供应商尽收眼底……(王卫东、奉雷、宋海军)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606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