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防务智库:为富国强军提供智力支撑

2017年04月06日 21:05:47 来源: 光明日报

    防务智库是一类专业性国家安全智库,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相关问题。防务智库比军事智库范畴略宽,后者主要定位于军事问题的决策咨询研究。军队智库则是军事智库的主体部分(主要力量),但军事智库不限于军队编制内的智库。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防务智库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和战略管理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国防和军队战略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军事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服务决策、统一认识、引导社会、储备贤才、促进交流等重要任务。

    现状:阵容充实,各具特色

    我国防务智库中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大部分是隶属军队系统、军工系统和科教系统的官方或半官方科研机构,除服务决策之外,通常兼有其他综合性职能或专业性任务。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和社会智库大力开展防务领域的决策咨询研究,成为我国防务智库主体力量的有益补充和外围依托。

    总体看来,由于其专业属性和牵涉国家安全的特殊性质,防务智库在我国智库总量中占比不大,全国总量不超过百家,从业人员也不多,但机构类型多样,人员整体素质较高。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

    军队智库。主要包括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军事科学院以及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军队院校、研究单位中从事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的有关机构等。这些机构直接服务军队决策层,决策影响力最强,其中专职智库人员不到一半。

    军工智库。主要是军工行业中从事战略性、规划性、总体性、牵引性工作的战略研究机构,包括与军工有关的政府部门和各军工集团所属战略研究机构等,发挥着国防科技工业智库的作用。

    高校防务智库。主要包括教育部所属高校以及军工系统的7所院校中从事防务问题研究的有关科研机构。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中心等。

    民间防务智库。主要指由民间资本或个人建立,从事防务问题研究的非官方研究机构,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经营性企业单位、注册为民间社团性质的组织等。如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平台型防务智库。一是依托新闻、出版、广电等传统媒体机构,为各方智库专家或智库提供合作平台、推广智库成果的平台智库,如2012年依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成立的南方防务智库。二是诞生于互联网,采用灵活的组织方式吸纳社会智力资源,以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发布智库成果的民间平台智库,如远望智库,在军事装备和国防科技领域已具备一定影响力。

    从研究领域看,防务智库呈现研究主题丰富、特色专长明显的特点。主要聚焦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防战略与国家安全环境研究、国防科技与军事装备研究、国防工业研究、国防经济研究。同时,这些智库正在形成特有的成果载体系统,传播媒介日益出新,主要包括专报内参、专题咨询报告、出版物、会议论坛和网络新媒体等形式。

    举措与成就:发展不断提速、成果日渐丰硕

    近年来,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加速推进,中国防务智库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新征程中快马加鞭,奋力前行。

    军队决策层对智库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从军委领导机关到军种、有关科研院所对智库作用和智库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3月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围绕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需求,聚焦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重大问题,开展政策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中央军委对智库建设极为重视,有关部门组织了专题调研,提出要尽快构建起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智库体系,为中央军委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防务智库建设步入快车道,决策咨询职能更加突出。中央军委调整组建的战略规划办公室、科技委等均具有决策咨询功能,突显了防务智库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军事科学院近年成立了“中国国家边海防研究中心”“国防政策研究中心”;国防大学着眼打造战略智库,建立国家安全工程实验室、国家安全问题研究中心等核心平台;国防科技大学整合校内智库,组建校级智库;国家国防科工局新成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陆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设立了海上、陆上、空中、网络、战略、反恐等6个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防务智库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我军有关部门组织了智库体系建设专题研究,召开了智库体系建设座谈会,调研了国内不同类型的智库,掌握了一手资料。同时,支撑智库体系发挥作用必需的各种配套制度政策改革也已拉开序幕。

    各种新型防务智库不断涌现。伴随着互联网深入社会生活和传统媒体转型,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察哈尔学会等一批民间防务智库崭露头角;南方防务智库、仰山智库等媒体型平台智库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诞生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智库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在普及军事知识、传播最新防务动态、研究成果推广、权威信息发布、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扎实举措的推动下,我国防务智库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战略能力、确立国际地位、维护国家主权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在充分吸收我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基础上,继承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同时从国情军情出发,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的形成进行了创新探索。

    提出对国家安全影响深远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建议。在国家安全方面,军队智库推出了世界战略形势判断、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战略、军事战略方针充实完善等一系列战略建议,为党中央、中央军委从全局上筹划与指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决策咨询。在国防建设上,从老一辈战略科学家钱学森等人推动“两弹一星”研制,到王大珩等院士倡议形成“863计划”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的提出等,一批防务智库及其杰出代表,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国家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了战略智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智囊作用。

    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决策。防务智库瞄准难点、集智攻关,推出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了“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相结合”“现代战争是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等重大创新思想和建议,为推动我军实现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形成一套适应国情的决策咨询方法。在科研方法创新方面,在坚持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传统科研方法的基础上,探索运用系统工程、军事运筹学等理论,提出了“实验模拟论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等科研方法;在研究组织方面,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小核心、大外围”的战略咨询模式。

    在中外军事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非常敏感的军事领域和与战略对手的直接接触中,防务智库承担着政府部门难以取代的“二轨”或“一轨半”功能。如国防大学、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等长期与美国国防大学、美国海军分析中心、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瑞典安全和发展政策研究所等国外防务智库保持交流对话机制。再如,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主办、军事科学院承办的香山论坛,讨论的都是与国际安全和亚太安全有关的主题,为发出中国声音、宣介中国安全理念、增强国际军事话语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足与展望:尚存差距,未来可期

    虽然发展进入黄金期,但总体上看防务智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挥的作用与新形势下的决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在决策制度上,决策咨询尚未纳入决策程序,智库参与决策缺乏制度性安排;在自身能力水平上,问题导向意识不强,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性成果不多,咨询理论方法研究和数据积累薄弱;在智库体系建设上,缺乏顶层指导和整体规划,不同类型智库发展很不平衡,体制外智库参与决策咨询受限多,资源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智库运行上,现有的体制机制与建设高水平智库的要求不适应,特别是体制内智库自主权、独立性、开放性不够,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智库对人才的吸引力、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创新发展。

    为补足短板、应对挑战,我国防务智库建设在发展目标上须向世界一流智库看齐,以重大问题牵引各类智库发展,形成合力,助力决策。

    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咨询纳入重大决策环节制度。凡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决策,必须经过智库决策咨询过程,保证决策部门与智库之间良性互动。健全评估评价制度,在事前、事中、事后,重视对不同智库特别是第三方智库咨询意见的综合分析比较。

    加强智库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和规划。在现有研究体系基础上,建立统筹协调指导防务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的领导机构。要加强防务智库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分工与协调,做好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各类智库的整体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上和无序发展,确保形成智库体系建设中各类智库既有序竞争又密切协作的良好发展态势。

    确立并完善决策部门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加快建立按需购买、以事定费、公开择优、合同管理的购买机制,推进提供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军队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应法规,明确军队决策部门直接从体制外防务智库购买智力产品服务以及体制外智库参与决策咨询任务的规则;开展防务智库评价与数据库建设。

    加强决策咨询领域的方法研究和数据建设。加大力度探索创新适应国情军情的决策咨询理论和方法,探索建立国防大数据中心及信息共享利用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技术,打破数据共享的各种壁垒,解决智库难以获得研究所需信息的普遍性问题,有效提高研究质量。

    进一步深化体制内智库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智库运行特点的经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科学合理编制和评估经费预算,规范直接费用支出管理,合规合法使用间接费用,充分体现智力劳动、智力成果价值,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

    加强培养一流防务智库人才。深化改革防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模式和制度,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具有战略意识、国际意识、全局意识和具有敏锐思维能力的智库领军人物。改革人才评价方法,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办法,构建上级评价、同行评价、用户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培养能够理解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熟知战略和军事问题的跨领域智库人才。制定职能部门和智库研究人员相互交流、交叉任职的相关规定,鼓励政府和军队的现役或退役人员进入各类智库工作,也可选派体制外的智库学者到各级政府和军队职能部门工作、访学。

    (作者:游光荣 李智毅 作者单位: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本文系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智库年度发展状况与建设路径研究”[16@ZH023]的阶段性成果)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526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