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当军转遇见网络,我们看到什么

2017年02月28日 08:30:26 来源: 解放军报

    老袁是一名基层营职干部,在财务助理的岗位上干了近10年的他,今年即将转业。

    老袁喜欢坐在人群外自顾自地看手机,脸上总带着些许不安和焦虑。随着最高任职年限的逼近,老袁养成了上网看军转信息的习惯,时不时刷刷网页看看最新消息和网友留言。

    网络“军转”呈现出怎样的生态?请跟笔者一探究竟。

    发酵:步步升温的军转热

    网络上,军转话题正越来越热。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军转”后,跳转链接约2700万条,键入“军改”“部队改革”等类似词汇,链接数量还不到800万条。这两个数字表明,军转一定程度上甚至热过了军改本身。

    “军转”不仅在网站、论坛等媒介上成为搜索热词,同时也在贴吧、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热了起来。

    以老袁最关注的“军转网”为例,网站建立不到5年,注册会员已超108万,发帖数接近1900万条。在一个以转业为运营主题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中,仅最近发布的一篇头条文章,当天点击量就超过1.8万次,120余人提供了打赏。

    更有甚者,在一家国内大型体育论坛的交流平台上,居然隔三差五就会出现部队转业政策咨询的帖子。网络军转热可见一斑。

    网络上的军转热并非一蹴而就。

    除了传媒业迅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外,它跟随时政热点“潮起潮落”同样有迹可循。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对军转工作的高度关注,还是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都让军转成为阶段性的热点话题。

    随着网络上一批“爆料者”“分析师”“过来人”崭露头角,关于军转的新闻报道、政策解读、周边消息和文学创作纷至沓来,军转关注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比如,在会见第六次全国军转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习主席一句“我也是一名军转干部”让军迷们瞬间自豪感“爆表”,人民网第一时间发表评论文章解读“习主席的话为啥让人热血沸腾”,各大军转网站、论坛、社交平台纷纷转载、置顶、跟帖,不少退伍老兵、转业干部积极回帖,有的幽默地表示:“为习战友感到自豪,脱下军装更要向领袖看齐!”

    再以军转微信公众号“再出发”为例,2015年5月创刊时阅读量仅700多次,同年军队改革实质启动后,其关注度大幅提升,仅11月25日一篇文章阅读量就达到3万次。2016年12月,军队“脖子以下改革”启动后,其阅读量又一次达到高峰。

    类似的“剧情”同样在各类军转主题的网站、论坛等媒体上演。

    关注:以点带面的漫辐射

    笔者发现,不同媒介上的军转信息传播“分工”不同、重点各异。

    网站的服务性、功能性最强,各省目前均有自己的专业军转网站,办事指南、招聘信息、政策解答等业务性事宜均可依托网站进行查询。

    各类论坛、贴吧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各种消息、传言,甚至谣言充斥其中。微信、QQ聊天群成为分享和交流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流言蜚语滋生的温床。

    尽管网上各类资讯不一而足,但从搜索热词和发布内容看,“政策”始终是最受关注的“宠儿”。而以政策这个点带出的一整张信息网络平面,正在向越来越多关注军转的人辐射。

    ——政策解读。上级下发的政策说明往往晦涩难懂,部分网友便在网上寻求通俗的解释。大到岗位分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小到被装回收、党费收缴,只要有人提问,就会有人解答。老袁常关注政策解读,他说:“网友解读政策不厌其烦,还很具象,许多时候都会举例说明,根据自己情况带入后很容易理解。”

    ——小道消息。不少军转网站专门设置了“小道消息”栏目,从网页点击量、发帖回帖内容来看,不少网友就是冲着小道消息、独家揭秘而来。这些小道消息中,有的自觉在文章内容后加上“仅供参看”等后缀;有的则把事实和流言杂糅在一起,以骗取读者点击量;有的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读者还没来得及点开便不攻自破。

    ——求职招聘。“中校副团安排副科长怎么样”“谁有今年军转双选会的最新消息”“今年转业回长沙,请问有什么合适的岗位”……类似的求职问题几乎在每一个军转网站的咨询板块中都被提及。在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网等人才网上都开通了军转专栏,为地方企业和军转干部提供对接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企业或是军转干部,都对目前的岗位供需对接不太满意。笔者以“军转网”的求职招聘信息为例进行了一组数据分析:2016年企业招聘信息仅发布182条,从岗位需求看,安全保卫工作的需求量最大,占比29.1%;其次是占15.6%的市场销售和6.7%的司机;军转求职信息只有80条,其中安全保卫的求职量同样最大,占比26%,其次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3.5%和政工人事的8.2%。此外,从待遇看,招聘工资待遇在5千元以下的占73.4%,能提供8千元以上月薪的单位仅有10.4%。

    ——鸡汤软文。与其他热门话题相似,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发挥着其“碎片化”传播阵地的优势,用心灵鸡汤式的软文影响着军转话题的一点一滴。

    有的为军转干部加油鼓劲,如“军官,企业需要你”“你选择离开体制,就得学会用实力去讲话”;有的为后人指路,如“军官,请抬头看路”;有的则是提供帮助,如“如何脱下心理军装”等。相较于刻板的三段式文章,这些软文在选题构思和叙事上也更加人性化、细腻化,思想性和可读性较高。

    ——调侃吐槽。军转牵扯利益多,关注者在网上七嘴八舌议长论短,少不了戏语调侃和吐槽。有的对转业制度和单位现状哭笑不得,对想走走不了、想留不让留的现状表示“蓝瘦、香菇”;有的干脆晒出转业后朝九晚五的工作日常,不忘讽刺一把部队24小时制的超负荷工作制度。

    幕后:各取所需的百宝箱

    网络的另一端,哪些群体在默默关注?他们在意什么又担心什么?他们希望从网上受益什么?

    笔者从网友留言中观察发现,不同群体关注的重点也不同。被确定为转业对象的干部,关注的多是“怎么往好方向转”,即转业时自己能拿到多少补助、能不能被安置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转业后福利待遇如何等;任职时间较长、即将达到转业条件的干部,面对选择彷徨、本领恐慌和家庭负重,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到底要不要转”,即军转干部在地方的发展前景和军改后干部在部队的发展前途,两相对比从中找到出路;一些志不在军营的年轻干部,他们关注的焦点则是“什么时候能转”,即军改后政策怎样规定转业的年限、职级等最低门槛。

    有意思的是,随着转业军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不少非军人家属也同样关注着军转,笔者在某网站就看到这样一条帖文:儿子今年想考军校,请问在部队发展压力大不大,将来转业到地方工作前景如何?

    关注军转的人,怎么看待网络军转?

    有人把它当资源库,希望通过网络了解政策,或者希望在网上提前找好再就业单位;有人把它当“家”,大家可以“坐下来”聊聊家长里短,分享经验,吐吐槽、发发脾气;有人把它当作老师,好参考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希望走好自己的路。

    老袁说,从萌生转业愿望时起,自己渐渐习惯了在网上“溜达”。在网络上“溜达”久了,老袁发现,有时候问计网络不失为良策。

    就在前些天,笔者的微信“朋友圈”一片哗然,一位名叫刘虎城的考生晒出了一张准考证——他即将参加研究生考试,而北大金融专业是他唯一的目标。

    刘虎城是笔者的一位军校同学,如今复员回到地方。从他在朋友圈的回复看出:他的转身并不那么难。他说自己能顺利脱下军装,一不靠“哭鼻子上吊”,二不靠“走关系送礼”,三不靠“与组织作对”,靠的是把在网上学到的政策知识、前车之鉴和经验做法融入自身,理性地做好每一件事。

    他在微信上向老同学推荐了他所谓的网络智库——1个QQ群、2个微信公众号、1个论坛和1家网站。

    笔者浏览后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倒是他的一条“朋友圈”打动了笔者:“没有胆识和智慧,理想永远只能仅供参考。”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憬杭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497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