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在云端——记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总体技术部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郭学文

2016年12月05日 15:09:0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海南文昌12月5日电(赵宜宁)从事航天气象保障三十余载,始终奋斗在任务一线、兢兢业业,他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却扎根气象预报第一线,用满腔热情履行着肩上的责任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地演绎着激情燃烧的澎湃人生。他,就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总体技术部气象室的教授预报员——郭学文。

    时间来到2016年6月21日,此时距离长七首飞加注发射只剩下最后4天的时间了。可是,在这天一早的例行预报中,预报主班赵小平突然发现之前南海上空的热带低压出现北抬迹象,很有可能给发射日当天带来降水,影响发射加注工作,办公室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如果数值预报准确,25日必定雷雨交加,这样的天气不用说发射了,单单是加注后的火箭立在那里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与赵小平进行短暂的交流后,看着电脑上的回波,郭学文眉头紧锁的说。

    “马上与省气象台联系,看看他们那边的预报结果怎么样。”在郭学文的带领下,室里迅速与省台取得联系,针对发射日的天气状况进行了专题会商,但结果依然并不乐观,大家再一次陷入沉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个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搜索着办法、梳理着数据,但却没有人能够打破这可怕的寂静。

    “郭教授,按计划下午要给各位首长汇报天气情况,需不需要推迟。”赵小平轻声的问道。

    “稍微等一下,我再看看。”短暂的犹豫后,郭学文继续投入工作,分析着天气的变化。赵小平也转身回到自己的岗位,开始准备下午的汇报材料。

    作为中心气象系统工作时间最长、参加任务最多的气象预报员,郭学文对于眼前紧张的状况并不陌生。他望着窗外的漫天白云,仿佛在倾听云朵无声的诉说,仿佛那里才是自己的战场。“漫步”云端,他开始了新一轮的思索。

    “小平,给我看一下昨天的预报资料。”在认真比对了这两天的数据后,郭学文发现前一天的预报资料显示热带低压路径比较偏南,离发射场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今天的预报资料低压却大幅度逼近场区,相差一天竟有这么大的调整,这在他多年的预报工作中,并不常见。

    “难道是资料不准确?”郭学文不禁打了一个问号。

    大胆假设之后便是谨慎论证。

    从理论上分析,云系不对称、螺旋结构不强、偏心结构明显,这些都可能导致降水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数值预报96小时原本预报准确度就比较低,而今天又突然出现低压路径调整,更加不符合规律。所以预报资料不准确是有可能的,发射场发射当天窗口天气不受影响是有可能的!

    在简单整理之后,郭学文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我认为,发射日当天热带低压会给文昌部分地区带来降水,发射场区域也会有短暂降水,但不影响任务按照窗口时间正常发射……”

    在听完郭学文的论述之后,大家一致同意他的观点,气象室也以此作为最终的预报结果。在下午的汇报中,正是基于郭学文的预报分析,指挥部首长决定按计划执行发射任务。

    厉兵秣马练本领,观云测雨保成功。事实证明确是如此,发射日当天场区虽出现少量降水,但在发射窗口前雷雨停止、乌云消散,长七火箭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气象预报员就像在云端孜孜遨游的数据博弈者,面对着并不确定的“阴晴圆缺”,肩负着准确预报的神圣职责,体会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却也享受着风轻云淡般的美丽。而郭学文更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用三十年的坚守与奉献,谱写出一篇篇简单朴实的航天赞歌,留下了一个个宁静致远的感人事迹。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391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