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锐读丨啬园寻踪

2016年10月24日 08:22:11 来源: 新华网

资料图:啬园

    啬园是清末状元张謇自选的墓地。张謇生于1853年5月25日,卒于1926年7月17日(阴历),公历为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排行第四。故南通人尊称张謇为张四先生,啬公,把啬园尊称为啬公墓。

    近年来,游览啬园的人估计每年以15%至20%的幅度递增。究其原因,首先是吸取正能量,学习啬公爱国家、爱家乡的崇高品德,学习他重人格、尊人道的精神;其次是园内古木参天,树木茂密,空气清新,是极佳的天然氧吧;其三,园内景色迷人,移步成景,以树造景几近极致,游览可得到美的享受。

    现在啬园,有北大门和西大门,都是最近所建,具有民国风格。在北大门的前后联柱上有两副楹联,外侧一联是通大教授徐乃为所撰,联曰:“啬予已丰予世避趋义利德才堪配双元誉;园营邑林营山经略乡邦名实允称第一城”;里侧一联为:“古木护佳城像塑巍峨历经沧桑声益著;清流环曲径鸟啼隐约应时晴雨韵偏饶”,由南通博物苑赵鹏撰,道出了啬园的特色。

    进得大门靠右行约50米,一块巨石上刻有“啬园赋”,其中写道:“状元啬公,亲民爱乡,立勋业于华夏,施福泽于邦色”“一人长眠,万人敬仰”“人以品格立于一世,名凭勋业存于史,正鉴于过往之客,而啟于继来之人焉!”高度赞扬张状元勋业和崇高品格。

    沿着花径向南约百余米,就是2015年改造好的景贤门,北面门正中上方有张公手书的“追远”两字,南面对应处有张公手书的“薪传”两字。景贤门左侧有一块浮雕,刻有“大生纺织公司”“大生码头”;右侧一块浮雕上刻“师范学校”。这两块浮雕,是张公“父教育,母实业”的缩影,是张公“追远”“薪传”的一个期颐。

    在“张氏飨堂”(现辟为“张謇纪念馆”)西侧约40米,有一座庄严的石碑,上书“张謇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布 江苏省人民政府立”。作为当时的全国农商总长,他的墓地可选在北京、杭州、泰山……但他对南通情有独钟,要“长伴五山灵”,且立下遗嘱建墓时“不铭不志”。在约50米长的墓道上建了一座花岗石牌坊,4根柱子最高都只在4米许,正中间刻有“南通张先生之墓阕”。石柱上刻张公的生卒年代、字、号等,这是其子张孝若所立。

    整个园内只有一个高1米约7平方米长方形水泥墓茔及供祭奠用的张氏飨堂,墓茔四周有高约1米的28根花岗石栏杆围成约40平米的水泥场地,其它建筑都是后来所建。铜像于1930年4月落成,文革中被毁,1985年8月8日重塑落成。文革中,墓茔亦被毁,只发现几件遗物:一顶礼帽,一把折扇,一个小铁盒内装乳牙一颗,胎发球一个——表示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在飨堂西侧的一块刻石上,刻着张謇生前为墓门写的对联:“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长伴五山灵”。所有这些,让人震撼,让人汗颜,让人钦佩不已。

    啬园内留下的张謇遗迹十分丰富,卑人窥觅豹之一斑,深受教育。“英雄几辈相惜,霜鬓照沧州”,我年近八十,是个生物学退休教师,不善文墨,在张謇逝世90周年之际,我想纪念张公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和弘扬其精神,让其薪尽火传,为人民做点什么。作为啬园的一位游客,花几个月时间,拼撰出此文,困难重重,现终于脱稿,算是一个起点吧。(施贻民)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楠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334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