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跟我一起,向党看齐——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素描

2016年09月20日 19:43:08 来源: 新华社

    

赴古田开展现地教育

    新华社南京9月20日电题:跟我一起,向党看齐——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素描

    黎云、刘济美、刘海林

    虽然数年前已从解放军理工大学毕业,但雒珊珊还能说出好多政治教员的名字:俞红、朱玮、束婷婷、张德湘、曹超……

    “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真理的魅力。”这位曾经代表中国军校出征美国西点军校的女学员如此评价她的政治教员们。

    位于南京的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理论与军队政工教研中心有45名政治教员。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青年人,把青春融入党的理论传播事业,带领学员学习理论、筑牢军魂,将人民军队的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如果要为这个群体塑一尊雕像,雕像的主题有6个字:信仰、激情、看齐。

    只有自己坚定不移,才能让别人坚信不疑。在理工大学,这群青年政治教员对党的创新理论可称得上痴迷。博士教员张德湘生活节俭,购买理论书籍却从不吝啬,不大的家里专门腾出一间书房,堆满了2000余册文史政经各类书籍。

    思想活跃的学员会经常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张德湘会非常认真地记下来,把问题的根源、背景搞清楚后系统作答,总是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张德湘说:“学员可以理解教员的严厉,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在他看来,没有文化的厚度、历史的眼光、清晰的知识理论框架,就很难对政治理论作出真正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从张教员的眼神中,我们读得出对真理的虔诚,看得到信仰的光芒。”留校的毕业学员杨代陈认为,张德湘能让人感觉到满满的正能量。

    正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员王爱娟,曾参加导师主持的一堂国际安全研究研讨课。一位外国留学生对南海问题开始发表极不负责、极不专业的言论。王爱娟从追溯南海的历史归属开始,一直讲到中国的和平外交方针,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直到对方一言不发。

    从那以后,王爱娟被同学送了一个外号:军装刺猬。“他们永远是那样激情澎湃,发自内心地捍卫真理。”毕业后留校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教练团指导员的张鲁说,当有些高校还在为如何提高政治理论课“抬头率”绞尽脑汁时,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突出重围,让学员在真学真信中感受真理的魅力。

    近年来,这些教员创建了“哲思学意”信息平台,推送理论书籍、交流心得体会。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后,他们对照会议主题列出40篇理论书目,汇编近50万字学习资料,持续开展近两个月的学习研讨。围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题,他们还撰写了28万字的论文集。

    “在重大理论问题和立场方向上,这个群体体现出非常强的看齐意识。”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部主任刘勇说。

    “晶姐”王晶是解放军理工大学学员心中“女神”级人物,除了在课堂上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强大的感染力,她还活跃在多个学员微信群,真正走进了学员之中。

    刚刚结束的毕业典礼后,一名即将赴边疆的毕业学员找到“晶姐”做最后的告别,透露了一个秘密:他暗恋另外一个队的女学员很长时间了。王晶把这个女学员请来,让他和心仪的女学员照了一张合影。

    这种基于信任筑牢的信仰,在很多教员身上都发生过。已经担任中心主任的俞红,这些年更是没有少为学员们掏“心窝子”。她曾紧握一名家庭发生变故学员的手,在操场上一圈一圈散步;还曾每天为一位患病的学员熬汤,一熬就是一个多月。

    如今,俞红经常开玩笑说,她在年龄上已经拖了青年政治教员群体的“后腿”。一批不到30岁的年轻人加入这个群体,走上了军校的政治理论讲台。1990年出生的董新泉成为这个群体中最年轻的教员。“青春像一把向日葵种子,已经在教研中心开出了面朝太阳的花朵。”俞红说。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王瑶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8129290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