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让榴弹炮“飞”起来!揭秘解放军空骑突击机降旅

2016年07月12日 10:40:47 来源: 解放军报

  “垂直保障”助力“空骑劲旅”

  ——第1集团军某旅加速新型作战力量保障转型的调查

  刘 苑 本报记者 朱 达 特约记者 李 勇

  新闻背景

  近年来,第1集团军某旅按照上级部署,展开从传统步兵向空骑快反突击机降力量转型建设试点,铺筑一条陆军地面精兵的“飞天之路”。在加速训练转型的过程中,该旅加强“垂直保障”改革探索,升级保障能力、提高保障实效、拓展保障平台,实现配套保障能力从天而降,后续作战能力就地而生,为部队出色完成重大演训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在改革大潮中,陆军部队按照习主席要求,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就要不断深化“精起来、飞起来、特起来、联起来”的探索。该旅“垂直保障”的经验,给转型中的陆军部队后勤保障建设带来启示。

  地面作战力量飞上蓝天,保障力量如何实现“跟得上、落得下、保得好、救得下”——

  兵马“插翅”,粮草“先飞”

  “一座野战救护中心从天而降!”盛夏时节,一场机降演练在某海岛展开——佩戴“红十字”袖标的野战卫勤分队队员随战鹰出征,穿越茫茫大海遂行医疗伴随保障任务。

  “准备!离机!”机群飞至任务地域上空后,卫勤分队队员迅速打开舱门,随着一个个包着缓冲垫的战救药材背囊、便携式救护担架背囊、手术床背囊、手术器械背囊顺着机降绳索凌空而下、平稳落地,队员们依次跃出机舱,一座野战救护中心在荒芜海岛拔地而起。

  那年,该旅受命担负向空骑快反突击机降力量转型的改革任务。地面作战力量“飞上蓝天”,保障力量如何实现“跟得上、落得下、保得好、救得下”?

  一副机降手套的研发折射出保障的转型历程。该旅为防止战士手掌被机降绳索磨破,最早使用普通手套防护,结果手套常被磨破,官兵手掌心被磨起水泡。他们买来登山专用手套并添加隔热垫,经过反复攻关研发出专用机降手套,使机降行动顺畅高效。

  兵马“插翅”,粮草“先飞”。寒来暑往,他们紧跟训练任务转型提升垂直保障能力,粮草保障挺进“一树之高”,实现从“地面伴行”向“空中伴飞”“平面保障”向“立体补给”转变——

  让保障器材“飞”起来。他们邀请专家制订各类武器装备和保障物资的“编、携、配”方案,研制弹药箱缓降器、空投油囊、空投水囊、空投减速伞、弹药缓冲衣等多种新型保障器材,打造安全高效的“空中保障通道”。

  让保障人员“飞”起来。该旅为军医、卫生员、炊事员、驾驶员等保障人员列出“能力清单”,将机降、泅渡、射击等实战课目纳入训练,全面提高“先行官”战场环境下的“供、救、运、修”能力。

  让保障方式适应“飞”。针对机降作战后勤保障持续时间长、保障种类多、补给供应难等特点,他们研制出空投集装箱,将军需物资实施模块化、集成式编组,使保障行动与作战过程“无缝链接”。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王瑶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8129138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