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大医精诚!一位基层科室主任眼中的“为兵服务”

2016年03月23日 09:50:16 来源: 中国军网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下午又要会诊一位危重病人,采访能改到明天吗?”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文仲光主任在电话那头抱歉地说道,这是三天来文主任第二次与记者“爽约”了。虽然我们已提前得知他的工作安排:每周一、三、五查房,周二出门诊,但其余时间,文主任也常常会因为各种救治任务而抽不开身。

    见到他的那天下午,他办公室门口还挤着好些前来问诊的人,“请您们稍等,我这边需要几分钟时间,结束后马上过来。”文主任对前来看病的患者说,从他惭愧的神情中,记者看到了一位基层科室主任对患者的真诚。

    “为兵服务是部队医院的宗旨,也是我们的本职”。谈到为兵服务,他不由自主地把眼光移向了旁边的病房,坚定地说,“作为军医,我们的首要的任务就是服务好官兵,如何服务好,一是技术,二是真心。”记者似乎意犹未尽,没等追问,文主任主动解释:医生既是科学家,也是服务者,既要有过硬的本领,丰富的经验去治好官兵的疾病,也要有服务水平,用真心真情去服务官兵。

    他讲了最近发生的一个故事。

    “科里收了一个病人,叫张春茂,80多岁,军队退休干部。送来的时候,已经插上了呼吸机,患者家属说,其他医院怀疑是肺癌,想要考虑手术。”讲到这,文主任提高了一些音调,“患者当时寒战,高热,呼吸困难,但会诊后,确诊为重症肺炎。”不经意的强调,让人感到他对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患者病重期间,呼吸科从主任到医生到护士,给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多次查房会诊,研究如何治疗,如何用药,直至患者康复出院。“主任,父亲到这个程度都能救过来,太感谢您了!”病人撤下呼吸机,开始自主呼吸的当天,他的大女儿一上来就给了文主任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一感人的一幕,让文仲光觉得作为一名医生的自豪。

    在采访中记者问到“新技术、新业务的运用与为兵服务的关系”,对此文主任说:能让官兵受益,新技术、新业务就有价值。自担任呼吸科主任以来,文仲光带领科室团队,在近10年内承担了20多项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在该院。作为包括烧伤科、骨科在内的国家药物研究机构三个专业组之一,呼吸科在药物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为国际疾病指南的制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讲到这样一个事例,一个27岁的女干部,在业务进修期间突然出现高烧,憋气,当地的医院开了一些青霉素,作抗生素治疗,但到了第四天仍不见好。单位在北京的她,在返京的路上病情严重恶化,呼吸衰竭,直接送到了文主任所在的呼吸科。“当前有用的药物越来越少,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在病原学诊断上,加强用药的针对性越好,诱导耐药的几率才会更少。”确诊为重症肺炎后,文主任尝试另一套救治方案,同时加强用药针对性,10天左右就恢复了患者健康。“围绕气管镜、全肺盥洗、气道下肿瘤摘除,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一旦遇到类似的军人得了这些疾病,用这些新技术就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救治。”谈到这里,文主任眼里写满了欣慰。

    “将心比心”是采访中文主任在反复提到的一个词,他的体会是,病人住院后既有躯体的疾病,心理上也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时医生必须将心比心,体谅患者,尽最大力地服务患者,才能赢得患者的信赖。文仲光从柜里翻出了一封信:贵院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让我重获新生。“写信者是一个90多岁的退休干部,当时来门诊看病,还不能行走,肺部感染已经比较严重,在其他医院住院很困难,我们主动帮他联系床位,在当天就顺利住进了我们医院。”对于提升服务质量,他这样告诉记者:对军人就是要做到零待床,按照军人应该享受的标准提供服务。

    短暂采访结束后,文主任又立即投入了对患者的治疗中,离开时记者环顾了一下文主任的办公室,不大的办公桌上高高地叠放着患者治疗的各种记录,书柜旁,一架简易的小床,陪伴了无数个加班的深夜,墙面上“大医精诚”四个字赫然在目,体现了一位基层科室主任为兵服务的理想和追求。(黄琪渊)

【纠错】 [责任编辑: 黄烁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01288257881